|
|
訂閱社區雜志 |
市場增量去哪里找?行業大咖熱議光伏新場景 |
(時間:2023/11/28 9:53:27) |
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光伏裝機量再創新高。能源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我國新增光伏裝機量1.29億千瓦,同比增速高達145%。
但下游市場快速的增長并沒能消化掉近兩年光伏企業激增的產能。今年以來,光伏“階段性產能過剩”成為行業熱議的話題。近期光伏組件每瓦價格更是跌至1元以內,引發了市場的廣泛擔憂。
與此同時,光伏下游分布式光伏開發環節也遇到了阻礙。電網消納能力成了越來越多地方分布式光伏發展的“卡脖子”問題,目前全國多地已暫緩了分布式光伏項目的備案。
在新的發展形勢下,光伏的新場景、新模式、新市場該去哪里找?
11月23日,“第十七屆中國新能源國際博覽會暨高峰論壇(NEX 2023)”在陜西西安開幕。此次高峰論壇上,光伏行業的大咖們就“光伏應用新場景及業態新模式”展開了精彩對話。
隨著光伏度電成本的不斷降低,全球早已進入光伏平價上網時代,也催生出來越來越多的“光伏+”應用,打開了越來越多的場景,光伏+建筑就是其中一個。有專家測算,BIPV未來的市場規模高達千億元。
筆者注意到,全國多地包括浙江省、陜西省、北京市等都在近兩年推出相關政策,要求新建公共機構建筑、園區、廠房屋頂等必須達到一定程度的光伏覆蓋度。
不過,在光伏與建筑場景的實際結合中,目前仍有不少難題有待理順。
作為下游建筑商,中國電子系統工程第二建設有限公司聯席執行總經理李濤在會議上表示,BIPV作為一種建材的產品標準和行業標準還尚未完善,這給當前BIPV建筑的設計和施工帶來了操作和安全性上的挑戰。如果這一標準后續得到完善,光伏BIPV有望打開更大的市場空間。
在陸地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水面光伏作為光伏另一應用場景,也被認為是未來發展的主流方向之一。
淡水水面光伏方面,隆基綠能解決方案總監孫豐春指出,目前淡水光伏的工程和產品其實都很成熟,但目前面臨政策不清晰明朗的情況,整體市場進展有所放緩。
相反,海面光伏電站正在新的發展機遇。過去兩年國家正在大力推動近海光伏電站的開發,推出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
海上光伏之所以遲遲未規模化發展,背后有著多方面的原因。孫豐春指出,對于組件廠商和設計、施工單位來說,近海光伏場景都存在著巨大的挑戰。“這背后有氣候原因,可能有高濕高熱,有海浪和海風的影響。”
孫豐春表示,海上光伏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正在投運的灘涂式電站,第二部分水深6到8米的近海光伏電站,第三部分是水更深的漂浮式電站。
目前市場上普遍認為,第三類漂浮式電站應對的挑戰會更加艱巨,海洋中會出現各種極端自然狀況,錨鏈固定、模塊化設計、浮體材料應用等,都需要一套新的輔材配套和供應。
“隆基對于不同的電站,在產品上防腐能力、載荷能力以及電氣安全性上都做了專用的設計。且技術的成熟性已經也在不斷應用驗證當中。”孫豐春表示。
正泰新能源總裁金建波表示,海面光伏電站從開發前端的手續、認證到產品和后面的運維也不一樣,因此開發商從前期產品選型到防潮防腐蝕設計,再到運維都要有所不同。另外水面光伏還涉及到生態保護的問題,這些都需要開發商給予特別的關注。
海面光伏特殊的開發要求也帶來更高的成本。以今年10月底公示的中廣核煙臺招遠400MW海上光伏項目為例,該項目EPC項目總包三位中標候選人的報價約是地面電站報價的兩倍。
不過,隨著光伏組件價格下跌,水面光伏市場也在不斷打開。金建波提到,以前3MW至5MW的水面光伏項目是不具備經濟性的,但隨著組件價格和EPC費用下跌,已經具備了經濟性。
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圍繞漂浮式海上光伏的開發還處在驗證階段,明年會小規模建設并網型海洋漂浮光伏電站。
此外,沙漠、戈壁、荒漠(簡稱“沙戈荒”)一直是光伏應用的核心場景。比亞迪創始人王傳福就曾表示:中國沙漠面積的1%鋪滿太陽能光伏板,中國的電全夠了。
在此背景下,提高“沙戈荒”電站全生命周期的發電能力也將助力進一步打開市場。
孫豐春提到,光伏企業應該對產品進行升級迭代以適應新場景的發展。針對“沙戈荒”場景,隆基專門推出了防塵的專業組件,同時在系統兼容端也在考慮新的產品能否與未來的技術相融合。
他表示,海外“沙戈荒”場景的光伏電站目前幾乎標配清洗機器人和平單軸支架,未來國內電站也可能出現這一趨勢,光伏企業在設計產品時就需要為此做好準備。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