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領域因其能耗約占社會能耗的1/3,成為節能降碳重點。但當前的節能方案往往聚焦于設備節能,且一個方案通用于不同場景,難以實現建筑能效的大幅提升。隨著雙碳戰略深入推進,如何實現快速轉型?
11月24日,2023年公共建筑能效提升技術論壇第五站來到杭州。為了進一步挖掘公共建筑能效潛力,提升建筑節能效果,與會嘉賓就“中國公共建筑能效提升技術路徑及實踐成果”議題做出分享和交流。
期間,嘉賓們還一同走進杭州智力大廈,現場感受了海爾智慧樓宇提供的“物聯多聯機+磁懸浮中央空調+智控系統”方案帶來的高效節能效果。目前,該項目也成為當地公共建筑提效的行業標桿,為浙江省公共機構落地降耗和綠色低碳技術應用提供了借鑒。

立足用戶需求,高效節能不止50%
現場,中國建研院環境能源研究院院長徐偉指出,公共建筑是建筑領域實現雙碳戰略目標的重要戰場,其中空調系統約占建筑總能耗的30%~50%,這個比例還將繼續增長。在項目參觀時,智力大廈的用戶也提到了項目中的節能需求。作為剛剛落幕的亞洲最大體育賽事的棋牌類比賽場館,智力大廈對節能性、穩定性、舒適性等各方面要求都非常嚴苛。
經過多輪對比后,最終用戶選擇了海爾物聯多聯機和磁懸浮中央空調綜合解決方案。其中,海爾物聯多聯機方案解決了辦公區管理難的問題,用戶可實現在線管理、遠程操控,還有異常提醒、模式預設等功能,便利又節能。該方案還通過減少管路長度,節省管材,解決了室外放置空間受限問題。此外,海爾磁懸浮空調0摩擦無油運轉,實現節能50%的綠色低碳效果的同時,也為棋手打造了安靜又舒適的室內環境。

其實,不只是智力大廈,海爾智慧樓宇在杭州還落地了眾多樣板。僅就此前落幕的體育賽事,海爾智慧樓宇就服務了杭州奧體中心、馬術比賽場館、運動員后勤用房及6條地鐵線路,實現了智慧節能方案的全場景定制。
可再生能源利用,助力建筑綠色發展
國家發改委等部分聯合印發的《深入開展公共機構綠色低碳引領行動促進碳達峰實施方案》中提到,到2025年,全國公共機構用能結構持續優化,用能效率持續提升。現場,國家建筑節能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副主任曹勇、浙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博士邢浩威在分享中也提到,應用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應用,對于公共建筑節能發展大有助益。
在用戶端,海爾智慧樓宇實現了能源方案的持續研發。具體來看,除應用節能型設備實現建筑降碳外,海爾智慧樓宇通過光驅儲能科技實現了“零碳”發展,并通過熱能回收發電及氣態膨脹發電科技實現“負碳”。此外,海爾智慧樓宇還推出了綜合能源管理平臺、電網需求側響應平臺,實現能源和碳的可視化、智慧化管理,助力建筑降本提效。

在生產端,海爾智慧樓宇還做到了互聯工廠的創新生產,全流程助力節能發展。作為中國首批智能制造標桿示范工廠,該工廠具備10類中央空調產品生產能力。此外,還擁有鋼板自動清理、鋼板自動卷板、等離子直焊縫、筒體自動焊接、封頭自動焊接、自動脹管、自動檢漏、自動噴漆、4500RT測試臺9項全球引領的制造技術,在確保機組品質的同時,實現綜合能耗降低30%以上。
隨著雙碳目標的逐步落實,我國新建綠色建筑不斷增加,既有建筑節能改造也在加速推進中。目前,從高效暖通到樓宇智控,再到熱泵供熱、工業環境等領域,海爾智慧樓宇在完善多元化布局的同時,也在不斷開拓建筑能效提升新路徑,以助力我國雙碳目標加速達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