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以“綠色引領,碳索未來”為主題的2023碳達峰碳中和論壇暨深圳國際低碳城論壇(以下簡稱論壇)舉行。《深圳市綠色低碳發展年度報告(2023)》等發布。
《深圳市綠色低碳發展年度報告(2023)》涉及產業、能源、交通、建筑等八個方面。
在產業方面,2022年深圳市綠色低碳產業增加值為1731億元,同比增長16.1%;在能源方面,深圳率先推進能源數字化管理,成立國內首家虛擬電廠管理中心,推出國內首個“電力充儲放一張網”,打造“超充之城”。

在交通運輸領域,2022年深圳率先啟動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試點,實現公交車、巡游出租車100%純電動化;此外,2022年深圳市新增綠色建筑1816萬平方米,綠色建筑總面積超過1.8億平方米。
2023中國國際綠色低碳產業博覽會同期舉辦。吸引比亞迪、寧德時代、中廣核等168家企業,展示綠色能源、新型儲能、高效節能、等領域創新成果及應用。
作為一種低碳供能方式,深圳前海區域“電制冷+冰蓄冷”在降低能源消耗的同時,可一定程度上緩解區域夏季用電緊張問題。該技術在夜間以“谷電”制冰儲存于蓄冰池,在白天用“峰電”融冰供冷。

據中國建筑節能協會《區域能源行業調研報告》顯示,目前我國已運和在建區域能源總供冷裝機容量為3921.64兆瓦,其中深圳前海區域達到525.5兆瓦,占比13.40%。中國區域能源總蓄冷能力為9145.04兆瓦時,深圳前海已達2203.99兆瓦時,占比24.10%。
“僅以前海區域最大的5號供冷站為例,采用‘電制冷+冰蓄冷’技術可增加系統尖峰供冷能力約44%,能同時向30棟200米層高大廈集中供冷。”深圳市前海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傅建平介紹,這一技術在使用集中供冷為主的華南、華東地區被廣泛應用,“前海區域供冷系統在華南、華東地區的供冷能力已達到44.58%。”
當日,《深圳市綠色低碳技術、設備(產品)推廣目錄(2023年版)》及團體標準《碳排放管理體系建設與評價指南》同期發布。
該論壇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辦,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深圳市生態環境局、龍崗區人民政府承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