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寧夏“十三五”節能降耗成效顯著 |
(時間:2020-7-1 8:11:41) |
6月29日,一條“綠水青山,節能增效”的節能低碳公益短信被發送至全區800萬手機用戶。當天是全國第30個節能宣傳周的首日,記者從自治區發展改革委了解到,我區“十三五”節能工作成效顯著,傳統產業升級和新興產業提速,第三產比重超50%,公共機構人均綜合能耗、單位建筑面積能耗等各項指標均完成進度目標任務。 6月30日,記者在銀川智能終端產業園一期項目建設工地上,看到18棟單體建筑已全部封頂,部分樓體正在進行內外墻裝飾裝修及機電安裝工作。“各單體進行內外裝修時,工序交叉作業區域較多,我們要求各班組嚴格執行對成品、半成品的保護,避免重復施工及修補施工產生的材料浪費和環境污染。”據中鐵上海工程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項目自成立之日起,嚴格按銀川市標準化工地要求進行施工管理,確保綠色施工常態化。截至目前,我區新建建筑節能標準執行率達100%,累計完成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約2350萬平方米。6月30日,記者從自治區發展改革委了解到,近年來,我區著重抓好工業、建筑、交通、公共機構等重點領域節能,形成重點突破。從工業領域看,通過實施重大節能技改項目,全區電解鋁、火力發電等重點耗能產品單耗持續下降。積級推進工業綠色制造體系建設,截至目前,累計建設國家和自治區級綠色園區8家、綠色工廠42家、綠色產品4個;從交通領域看,銀川至百色高速公路寧東至甜水堡段項目被交通運輸部列為第三批綠色公路建設典型示范工程。通過開展新能源交通體系建設,全區道路運輸行業天然氣、雙燃料及新能源汽車達到2.59萬輛。 公共機構是城市用能用水的主要單元,做好公共機構節能工作,對引導全社會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具有重要意義。“十三五”期間,我區重點抓好機關、學校、醫院等重點機構的節能工作,開展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創建和能效領跑者遴選工作,累計創建節約型示范單位115家,全區公共機構人均綜合能耗、單位建筑面積能耗等各項指標均完成進度目標任務。 “十三五”期間,我區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落實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始終將節能工作作為優化經濟結構、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抓手,經濟發展、社會進步與綠色低碳、循環發展逐漸呈現出相互促進的良性發展軌跡。全區三次產業結構優化調整為7.5:42.3:50.3,累計化解過剩產能773萬噸,淘汰落后產能807萬噸。光伏、風電等新能源產業得到高速發展,截至2019年年底,全區新能源裝機規模達2033萬千瓦,占總裝機約37.7%,全區可再生能源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的25.7%,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達到10.9%。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