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中國治沙暨沙業學會光伏治沙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在京召開,會議主題為“勇擔使命不畏艱辛久久為功努力創造新時代中國防沙治沙新奇跡”。
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原副局長、中國治沙暨沙業學會會長劉東生出席會議,中國治沙暨沙業學會第一副會長、國家林草局荒漠化防治司司長孫國吉,國際產業生態學會主席徐明,國家電投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劉豐出席會議并致辭,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致賀信。
光伏發電等新能源產業在沙區蓬勃興起孫國吉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林草局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效;哪蜕郴恋孛娣e自2000年以來連續4個監測期凈縮減,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三北工程區風沙危害和水土流失有效抑制,實現了由“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
近年來,在“雙碳”背景下,以風電光伏發電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在沙區快速發展,光伏治沙專業委員會成立恰逢其時。
孫國吉就專委會后續工作提出四點希望:提高政治站位,加強組織建設,提升服務水平,依法依規開展活動。

△中國治沙暨沙業學會第一副會長、國家林草局荒漠化防治司司長孫國吉出席會議光伏治沙成解決荒漠化、保護生態重要措施徐明表示,光伏治沙專業委員會成立,標志著中國治沙事業邁出嶄新一步,為全球沙漠化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機遇,也從全新維度體現了光伏產業在我國和全球可持續發展進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他認為,光伏治沙是有極大潛力的創新性解決方案,國際產業生態學會將一如既往支持并參與該工作,共同推動我國光伏治沙事業發展及在全球范圍推廣。
劉豐表示,國家電投在大力發展光伏產業同時,堅持走創新之路,開展光伏治沙。目前,完成光伏治沙項目8個,治沙面積4.4萬余畝,籌備項目11個,治沙面積83.8萬畝。
他表示,光伏治沙是解決荒漠化、保護生態的重要措施,光伏治沙專業委員會成立正當其時。作為該委員會牽頭單位,國家電投將落實好各項工作任務,攜手社會各方、各委員單位,不斷開拓創新光伏治沙方式,因地制宜、科學推廣應用行之有效的治理模式,堅定不移推動防沙治沙取得新成效。
為何成立光伏治沙專業委員會據了解,中國治沙暨沙業學會是由著名科學家錢學森與原林業部部長高德占等聯合倡議,于1993年9月11日成立的學術性、公益性、非盈利性的國家一級學會。三十年來,學會始終堅持黨的領導,積極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防沙治沙及生態文明建設、鄉村振興、雙碳戰略等戰略部署,有效組織社會資源,充分發揮了國家一級學術團體的作用。
我國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區加快規劃建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在光伏治沙實踐中取得了顯著成效,創造了“荒漠化治理+綠色能源生態產業”可持續發展新模式。
為貫徹落實關于“筑牢祖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的指示精神,適應防沙治沙工作新形勢、開創新局面,不斷創新完善治沙模式,提高治沙綜合效益,國家林草局批復同意學會成立光伏治沙專業委員會,由國家電投牽頭組建。
“光伏+治沙+農牧產業”電站獲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認可據介紹,近年來,隨著清潔能源特別是光伏的快速發展,其防沙治沙成效開始逐步顯現。
2012年,國家電投北京公司率先在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磴口縣建成全國首個“光伏+治沙+農牧產業”電站。經過多年治理,植被覆蓋率由8%提高至77%,治理面積累計超過萬畝。
2017年,由國家發改委推薦,國家電投北京公司參加了第三屆聯合國環境大會并作主旨演講,“磴口光伏治沙模式”得到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充分認可。
投票選舉光伏治沙專委會首屆委員據了解,此次成立大會期間,投票選舉了中國治沙暨沙業學會光伏治沙專業委員會第一屆委員會委員,并召開了第一次專委會工作會議。
國家林草局荒漠化防治司等部門,清華大學、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等專家學者,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內蒙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等企業代表等140余人出席會議。
本次會議由中國治沙暨沙業學會主辦,國家電投、綠色中國雜志社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