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寧夏公布“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路線圖 |
(時間:2023/3/8 10:17:55) |
寧夏自治區發展改革委近日印發《寧夏“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指出,到2025年,實現新型儲能從商業化初期向規模化發展轉變,逐步培育完善市場環境和商業模式,具備大規模商業化應用條件。新型儲能技術創新能力明顯提高,在源、網、荷側應用場景建設一批多元化新型儲能項目,力爭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到500萬千瓦以上,全區儲能設施容量不低于新能源裝機規模的10%、連續儲能時長2小時以上,為新型電力系統提供容量支撐和靈活調節能力。
據悉,到“十四五”末,寧夏電網新能源裝機規模將超過5000萬千瓦,力爭達到5500萬千瓦。在統籌考慮寧夏電網結構和電力平衡情況下,需要新型儲能配置規模為500萬千瓦/1000萬千瓦時以上。
根據《通知》精神,寧夏將加快發展電源側新型儲能,重點支持電網側新型儲能,靈活發展用戶側新型儲能,加快推動新型儲能高質量、規模化發展,助力電源清潔化、電網智能化和社會電氣化“三大轉型”。
提升經濟性是新型儲能當面面臨的一大難題。
《通知》指出,要合理疏導新型儲能成本。完善電網側儲能價格疏導機制,建立電網側獨立儲能電站容量電價機制,科學評估新型儲能輸變電設施投資替代效益,探索將電網替代性儲能設施成本收益納入輸配電價回收。完善鼓勵用戶側儲能發展的價格機制,探索建立與電力現貨市場相銜接的需求側響應補償機制;鼓勵用戶采用儲能技術減少接入電力系統的增容投資,發揮儲能在減少配電網基礎設施投資上的積極作用。
探索新型儲能商業模式也是提升項目經濟性的有效途徑。《通知》鼓勵新能源電站以自建、租用或購買等形式配置儲能,發揮儲能“一站多用”的共享作用。積極支持各類主體開展共享儲能、云儲能等創新商業模式的應用示范。鼓勵發電企業、獨立儲能運營商聯合投資新型儲能項目,通過市場化方式合理分配收益。建立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項目協調運營、利益共享機制。積極引導社會資本投資新型儲能項目,建立健全社會資本建設新型儲能公平保障機制。
與此同時,鼓勵儲能作為獨立主體參與中長期交易、現貨和輔助服務等各類電力市場,體現新型儲能設施的多重功能價值。研究新型儲能參與電力市場的準入條件、交易機制和技術標準,明確相關交易、調度、結算細則。完善適合新型儲能的輔助服務市場機制,推動新型儲能以獨立電站、儲能聚合商、虛擬電廠等多種形式參與輔助服務,因地制宜完善“按效果付費”的電力輔助服務補償機制。
《通知》要求,新能源項目業主須有效落實配建儲能主體責任,新增新能源項目與配套儲能項目須同步驗收、同步投運,存量新能源項目須按照相關文件明確的時間及容量等要求完成儲能配建任務,嚴禁共享儲能項目超容量租賃。對于達到以上要求的儲能項目,支持參與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對于未配建儲能設施的新能源場站優先棄電。
據悉,寧夏將加大財政、金融、稅收、土地等政策支持力度,強化行業標準意識,支持重點企業、科研機構和行業協會開展地方標準制定工作,以健全完善的標準體系來規范管理和提升新型儲能的安全保障水平。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