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兩會雙碳提案前瞻 今年會有哪些雙碳提案? |
(時間:2023/3/3 10:41:27) |
自2020年底我國提出雙碳目標以來,兩會期間關于雙碳的提案就是各方關注的重點。在今年兩會即將召開之際,全國政協委員、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率先以“關于完善碳排放管理機制 促進企業自覺踐行雙碳責任”的提案拉開了2023年兩會雙碳提案的序幕,預計隨后就將會有一大批雙碳提案提出。
我曾經在兩會雙碳提案更加專業,背后原因令人心酸中提到,關于雙碳相關提案的專業性,去年要遠高于前年。如今已經來到了第三個年頭,大部分兩會代表對雙碳的認識已經有了質的飛躍,所以預計今年兩會雙碳相關的提案將會更加精彩紛呈。
那么,今年的雙碳提案將會包含哪些內容?我參考前兩年的提案及最近一年的國際國內形勢變化,在本文先做一些預測。
碳市場方向
首當其沖的應該會是碳市場方向。全國碳市場運營已經進入第三個年頭,而碳市場的開展進度由于種種原因稍顯滯后。所以關于碳市場相關的提案一定會成為重點,李書福的雙碳提案就與碳市場建設有關。預計相關提案會包括加快碳交易立法、擴大碳市場參與者、激活碳市場流動性、提高碳市場數據質量等方向的提案。碳稅相關提案前兩年都有提及,相信今年也不例外。
除了強制碳市場以外,基于小微企業和個人的碳普惠機制也如雨后春筍在各個地方開展起來。這碳普惠機制建立的初衷是好的,但因為缺乏監管和專業的運營。大部分的碳普惠都成了擺設,小部分存在被不法分子利用來圈錢的風險,所以關于規范碳普惠機制建設的提案也可能出現。
雙碳產業方向
要實現雙碳目標,產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所以圍繞雙碳產業的發展,也將會有大量提案出現。因為風電、光伏產業已經進入成熟期,估計相關提案相對于前兩年會有所減少。而儲能、氫能、甲醇/氨、生物能等新能源產業發展提案將會增加。
除此之外,分行業減排的提案如建筑、交通、工業、農業、廢棄物/循環經濟等方面也可能根據各自的行業特點提出一些與減排相關的提案。如加強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管理,支持生物合成在食品及化工方面的試點示范,擴大資源再生試點示范、鼓勵社會使用再生材料等 。
另外,專為雙碳而生的產業——CCUS產業經過這兩年的發展也逐漸進入大眾視野,許多大型國央企也開始布局CCUS產業,所以今年有望在兩會期間出現相關提案。
國際合作方向
去年兩會雙碳提案中,最為亮眼的要數寧德時代老板曾毓群提出的“關于加快我國電池碳足跡研究并建立中歐互認機制的提案”了。該提案提出的背景就是歐盟的電池法案。如今歐盟又通過了碳關稅,這將對中國的部分出口產業造成影響。
為了應對外部在碳方面的相關政策,預計相關的提案將持續。其中可能包括建設高質量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推動相關碳排放數據的國際互認,建立國際碳市場溝通機制,討論跨國碳市場建設可行性等。
另外,巴黎協定第六條下的雙邊合作機制涉及到與它國就投資減排項目的減排量分配方面的談判。這一點我國尚無相關動作,如果中國想在未來的全球碳市場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那么從現在開始就應該著手啟動相關工作了。
人才培養方向
雙碳產業剛剛興起,人才緊缺是必然的。雖然去年教育部專門發文要抓雙碳人才建設,人社部也搞了一個碳排放管理員的培訓,但都感覺雷聲大雨點小。學校科班培養仍無起色,社會培訓仍混亂不堪,用人單位找不到好的雙碳人才評價標準,招人的時候也是兩眼一抹黑。
雙碳人才是實現雙碳目標的根基,如果雙碳人才培養起不來,那勢必會影響雙碳目標的實現,如果我是兩會代表,我一定提這個提案,不知道這次會不會有代表跟我想到一起去。
好了,以上就是我對今年兩會雙碳提案的預測,至于究竟有哪些提案會出現,亦或者是全部都會出現,我們拭目以待吧!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