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十三五”廣東電網投27億提速充電樁建設 |
(時間:2018-4-13 8:41:17) |
近年來,南方電網廣東公司不斷加大對高速公路、公共場所等地充電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力度。“十三五”期間,廣東電網將投資27億元,建設充電樁超過1萬個,建成基本覆蓋車輛日常行駛區域的充電網絡,保障電動汽車“走遍珠三角,通達各地市”。 廣東電網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該公司已在全省建設充電樁2446個,建成公交車充電站12座,城市公共充電站73座,與20個電動汽車充電運營商實現互聯互通。一張涵蓋廣東各城市公共區域、居民小區、高速公路的電動汽車日常充電服務網正在逐步完善。 2020年基本實現 純電動公交車規模化運營 在美麗的海濱城市珠海,海虹路公交充電站是觀光專線L1路車的起點站,同時也是珠海市先期投放的3個公交充電站之一,于2016年10月25日投入運營。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珠海供電局電動汽車充電量占廣東電網范圍內電動汽車充電量的70.3%,其中電動公交車充電量功不可沒。 “充電頂多用10分鐘,完全不影響下一趟發車。”具有多年公交車駕齡的胡師傅介紹,L1觀光線全程15千米,一般車來回兩趟只需充一次電。加上充電時間,跑兩個來回的總用時和以前開傳統公交車基本一致。“充電站一建好,我就被調來跑L1線了,對比傳統公交車,電動公交車輕便安靜,沒有異味,乘客也愛坐。” 目前廣東各地都在加快電動公交車的推廣,《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實施意見》指出,2016年起珠三角地區更新或新增的公交車中,純電動公交車比例不得低于90%,到2020年,要求基本實現純電動公交車的規模化、商業化運營。對此,廣東電網將加大電動公交充電設施建設力度,滿足公共交通運營車輛的充電需求。 破解充電樁利用率低困境 建立全方位充電服務網絡 一直以來,充電樁利用率不高、“僵尸樁”等問題制約著充電設施的運營。一方面,充電運營商多且分散,在充電樁建設上缺乏統一規劃;另一方面,各家運營商互不相通,充電新舊協議不一致,導致有的車主找不到樁,有的找到了樁卻用不了。 為破解這一難題,廣東電網于2017年成立廣東省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拓展行業內有影響力的50余家企業,共同推動行業規范、健康、有序發展,同時建成省級電動汽車充電智能服務平臺“粵易充”。 打開“粵易充”App,通過搜索功能可在全省21個地級市查找不同運營商旗下的充電樁,還能自動顯示空閑充電樁數量與型號的詳細信息。此外,可為用戶提供導航、充電、支付“一鍵服務”。整個充電操作簡單,全程手機支付,還能在手機上實時查看充電進度。 廣東電網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廣東省內主要營運商均已接入“粵易充”,超過1.6萬個充電樁接入平臺。通過此舉,廣東電網成功將廣東省充電點連成全方位的充電服務立體網絡,為電動汽車充電用戶提供智能尋樁、一鍵導航等服務,同時為政府提供補貼申領、站樁核查、大數據分析的數據支撐。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