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發展理念正在促成節能環保產業在東莞的興起。日前,市經信局官網公布了《東莞市節約能源“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東莞將積極培育節能環保產業,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以工程為依托,遴選若干個物質資源消耗少、綜合效益好的節能環保產業作為全市未來5年的發展重點。《規劃》在工業生產、交通、建筑等多個領域都提出了一系列新模式、新目標,為我市綠色產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發展態勢 “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實現倍增 所謂節能環保產業,是指為節約能源資源、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生態環境提供物質基礎和技術保障的產業。隨著資源環境問題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制約瓶頸作用日益突出,節能減排勢在必行,也直接促成了節能環保產業的地位上升與行業興起。我國《“十三五”節能產業環保規劃》明確提出,到2020年,節能環保產業增加值要占到GDP的3%左右,成為國內經濟的一大支柱產業。 早在2010年,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中,節能環保產業就作為七個戰略性新興產業之首。“十二五”期間,國務院連續發布了《“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等多個文件,推動節能產業加快發展。數據顯示,經過幾年的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已經從2010年時總產值2萬億元、從業人數2800萬人,增長到2015年底的4.5萬億元,從業人數超過3000萬人,涌現出70余家年營收入超過10億元的龍頭企業。 工業領域 創建一批綠色工廠、工業園 “十三五”期間,東莞的節能任務為單位GDP能耗下降19.3%,年均下降4.2%,節能降耗工作任重道遠。為此,東莞提出將積極培育節能環保產業,遴選若干個物質資源消耗少、綜合效益好的節能環保產業作為全市未來5年的發展重點。 具體將發展哪些領域呢?從服務對象來看,節能環保可以進一步細分為若干個二級子行業。譬如,節能行業就包括工業節能、建筑節能、交通運輸節能和生活節能等二級子行業。以工業立市的東莞首要的無疑是重點強化綠色制造。《規劃》提出,到2020年,我市綠色制造水平要明顯提升,綠色制造體系初步建立,具體目標包括:力爭開發推廣1000種綠色產品,力爭創建100家綠色示范工廠,力爭創建3家以上綠色工業園區等。 此外,一系列技術節能、管理節能也被寫入規劃中。譬如,東莞將開展能源互聯網示范工程,即建設能源生產消費的智能化體系、多能協同綜合能源網絡、與能源系統協同的信息通信基礎設施,開展松山湖能源互聯網建設示范。 我市還將通過開展分布式區域性綜合能源服務改革,譬如,以松山湖(生態園)、東莞港、濱海灣新區為重點區域,大力推動熱電聯產項目建設,實施一批區域性分布式能源綜合服務項目。 建筑交通 帶動節能產品與新能源車 在工業領域之外,《規劃》還在建筑、交通和公共機構等重點領域設立了一系列節能“小目標”,將有力推動相關節能工程和服務產業的發展,帶動綠色產品的應用推廣。譬如,規劃提出:要在全市建筑中推廣使用節能照明產品和節能控制技術,以及推廣配光合理、反射效率高、耐久性好的反射式燈具和智能控制裝置。建設全市建筑能耗監測云平臺中心,對全市高能耗的70棟大型商場、酒店類建筑實施能耗監測。 《規劃》還提出,到2020年,東莞要實現新增太陽能光熱、光伏建筑應用面積150萬平方米。同時,大力推廣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重點建設一批地源、空氣源等熱泵供熱制冷、太陽能照明、太陽能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一體化建筑示范工程。 近年來,東莞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迅速,成為我市“十三五”規劃中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規劃》中的新目標要求也對新能源汽車送出政策大禮包。譬如,《規劃》提出,新建住宅配建停車位將100%建設充電設施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已有大型公共建筑物配建的停車場、社會公共停車場按照不低于總停車位20%的比例逐步改造或加裝基礎設施。每2000輛電動汽車至少配套建設一座公共充電站。2016年-2018年,要新增集中式充換電站約170個、分散式充電樁約15000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