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國家發改委專家解讀《“十三五”全民節能行動計劃》 |
(時間:2017-3-21 13:17:47) |
為貫徹十八屆五中全會和“十三五”規劃綱要要求,落實《“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的部署,國家發改委等13部門日前印發了《“十三五”全民節能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計劃》),動員全社會共同參與節能。 《計劃》是在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常態”、節能工作進入新階段的形勢下,對節能和能效提高工作提出的新任務和新要求。全民行動不僅針對普通居民,更需要動員各領域、各部門的力量,確保全社會能效水平的提升和完成節能目標。 《計劃》的主要內容包括開展節能倍增行動、發揮市場的關鍵作用、主抓潛力大的節能機會、重視重點領域節能、以節能科技和工程為支撐等,將節能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以形成政府率先垂范、企業積極行動、公眾廣泛參與的全民節能氛圍,發展節能產業,大幅提高能源資源開發利用效率,有效控制能源消費總量,促進經濟、社會、環境可持續發展。 一、開展節能倍增行動,發展節能產業促經濟增長 節能不僅能夠節約成本,帶來正面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而且節能產業可以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十三五”時期,要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其中高效節能產品的普及推廣和節能服務產業是工作重點。《計劃》中提出,“十三五”末要實現高效節能產品倍增和節能服務產業倍增,即2020年主要節能產品和設備銷售量比2015年翻一番,節能服務產業產值比2015年翻一番,這不僅可以為節能提供重要支撐,也有助于形成經濟增長的新動能,更是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 二、發揮市場的關鍵作用,積極構建節能市場化長效機制 《計劃》與以往不同的是,節能補貼、行政手段的措施更少,轉而更多地采用市場機制。“十三五”時期,構建節能市場化機制的主要任務,一方面是創新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為用戶提供“一站式”合同能源管理綜合服務,另一方面是優化節能服務產業發展環境,落實政府優惠政策,支持綠色債券發行。政府對節能服務市場也要加強監管,營造促進合同能源管理健康發展的市場環境,建立信用記錄,將失信企業納入黑名單。培育和發展第三方機構,發揮第三方在節能量審核、評估、檢測、審計、認證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構建良好的市場秩序,激發節能內生動力。 三、發掘潛力大的節能機會,有效提升能源效率 重點用能單位是我國能源消費的主體,是完成節能目標的“牛鼻子”。《計劃》規定了重點用能單位“百千萬”行動、重點用能單位節能自愿承諾活動等,目的是加強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目標監管,督促重點用能單位節能。在提升節能管理水平方面,《計劃》中除了鼓勵升級能源計量器具、實施能耗在線監測、加強能源管理體系建設等傳統手段以外,還鼓勵發揮第三方機構的作用,通過采購第三方服務提升能源管理水平和績效。 用能產品是能源消費的重要載體,而且量大面廣,節能潛力大。《計劃》要求從生產端實行能效領跑者行動,目的是從源頭上保證用能產品的高效,同時加強產品管理,健全節能產品認證制度,倒逼制造企業加快提升技術水平。 四、重視重點領域節能,全面推進節能工作 工業是我國最大的耗能部門,2015年能耗占全社會能耗的比重高達68%,“十三五”時期提高工業能效的工作重點是結構優化升級。鼓勵工業企業加快利用先進的管理技術和模式,例如信息化、智能化、節能低碳電力調度、能效對標、領跑者等,提高工業生產效率,提前實現工業能耗達峰。 建筑能耗具有“鎖定”效應,“十三五”節能工作的重點主要放在提高新建建筑標準,特別是加快發展綠色建筑、超低能耗或近零能耗建筑。同時,對既有建筑繼續推進節能改造,并開始試點超低能耗建筑節能改造。優化建筑用能結構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用煤、改善空氣質量具有積極作用,具體措施包括推廣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太陽能熱水器、工業余熱、淺層地熱等。 交通節能不僅可以減少油品使用、保障能源安全、降低運輸成本,還能推動交通綠色發展。其中,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是關鍵,提升高鐵、公共交通比重,發展甩掛運輸,提高物流效率都是工作重點。發展新能源汽車也是交通節能的重點任務,特別是與新能源汽車相關的基礎設施的配套完善。 公共機構有很強的示范和導向作用,政府機關等公共機構人均年耗電是普通居民的十幾倍,公共機構更應該率先行動,發揮節能引導和表率作用。公共機構“十三五”時期采取的節能行動包括,率先普及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率先采購和使用節能、節水、環保等綠色產品、設備,率先開展用能大數據管理和行為節能等。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