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十三五”阜陽市重點環保項目總投入將超百億元 |
(時間:2016-1-4 9:15:04) |
堅持綠色富國、綠色惠民,為人民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協同推進人民富裕、國家富強、中國美麗。 加大環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環境質量為核心,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形成政府、企業、公眾共治的環境治理體系。 ——摘自《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并將建設美麗中國首次寫入五年規劃。近期,我市環保部門緊密結合阜陽實際,以找機遇、找政策、找項目、找路子“四找”為抓手,尋求改善我市環境質量的新途徑,探索發展我市環保產業的新渠道,努力開創阜陽環保工作新局面。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加大環境治理的力度’要求,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五大建設之一擺上重要位置,環境保護工作也進入了新常態。”近日,市環保局副局長史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這為“十三五”時期的環保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為阜陽環保產業的發展、環保市場的培育帶來新機遇。 “十二五”時期,我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牢固樹立生態立市理念,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動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環境保護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突出表現是,全市空氣質量明顯改善,2015年1-11月份,我市PM10平均濃度為69微克每立方米,比當年空氣質量治理目標(PM10平均濃度為83微克每立方米)低14微克每立方米。另外,全市主要污染物持續削減,生態創建初見成效。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強環境治理。僅水污染防治,2015年國家就投入了專項資金130億元,環保部與財政部還專門發文鼓勵水污染防治領域推行PPP模式。另外,中央財政還設立專項資金,實施以獎代補政策,對涉及民生的“煤改氣”項目、黃標車和老舊車輛淘汰、輕型載貨車替代低速貨車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對重點行業清潔生產示范工程給予引導性資金支持。 而我市大氣環境、水資源質量和土壤環境亟需進一步改善,政策性投資以及因此帶來的環保產業空間巨大。看準了政策和機遇,實現“十三五”環境治理目標就要落實到具體項目來上。連日來,市環保局針對環保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提早謀劃,提前安排,編制了一大批項目。“結合政策機遇,結合阜陽環保形勢,我們認真開展了項目謀劃工作,在水污染防治這一塊,我們圍繞城市污水治理、鄉鎮污水廠治理、工業園區污水廠治理、黑臭河流治理等方面謀劃了40個項目,圍繞大氣污染謀劃了6個項目,圍繞土壤修復謀劃了4個項目,總投資達到了102.5億元。”史春告訴記者。 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十三五”時期,我市計劃實施阜城潁南、泉北、潁東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以及各縣市區城區污水處理廠擴建、鄉鎮污水處理廠建設等;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方面,擬實施濟河環境綜合治理工程等;在土壤修復方面,實施界首田營、太和肖口等四個土壤修復工程。 100多億元投入如何落實?記者了解到,除爭取國家項目之外,引入社會資本也成為重要路徑。“為了保障項目順利落實,市環保局根據現有政策,按照‘以市場換項目、以資源換項目’的理念,充分利用‘十三五’規劃的環境污染防治項目資源廣泛招商,靈活運用BOT、TOT、PPP等多種共贏模式,積極尋求與環保治污技術服務行業內骨干企業開展全方面合作。”史春介紹說。 記者了解到,市環保局此前已經與有“環保之鄉”之稱的江蘇宜興進行了專題接洽,依托宜興打造的國內首個提供環境整治綜合服務的“中宜環境醫院”,初步擬定成立“中宜環境醫院阜陽分院”。另外,與北京的環保企業進行了洽談,近期將邀請對方來阜考察。 “綠色發展”開啟萬億環保產業盛宴。記者了解到,這對于阜陽企業也蘊含著廣闊的發展機遇,目前已有阜陽夸克生態肥業有限公司研發生產酸化土壤調理劑系列產品,進軍全新的土壤修復產業。下一步,市環保局將利用資源優勢,推進秸稈綜合利用企業發展壯大,同時通過加快與先進地區合作,發展環保服務業等,推動環保產業成為阜陽經濟發展的生力軍。 短評:政策好 還要人努力 當前,全市上下正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謀劃“十三五”發展。市環保局從中央政策中找機遇、找政策、找項目、找路子給了我們一個重要啟示:立即行動起來,以具體的項目和發展路徑,將政策機遇真正落實為加快發展的“催化劑”。 與創新發展、協調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一道,綠色發展是五中全會提出的、指導我國“十三五”時期發展甚至是更為長遠發展的科學發展理念和發展方式。這也意味著,“十三五”期間,我國將實行一系列重大的生態環境保護行動,中央將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環境治理投入,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市環保局積極響應、主動作為,研究分析中央政策著力方向,做好項目準備,尋求發展路徑,這種政策意識、機遇意識值得肯定。 不僅是綠色發展,可以說,五大發展理念都蘊含了大量的政策機遇。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十三五”規劃建議就脫貧攻堅、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等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每一字、每一句都意味著發展的機遇。“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迎,反受其殃”,發展的優勢往往在搶抓機遇中形成,發展的差距往往在喪失機遇中擴大。如果我們不能在中央實施脫貧攻堅、強化對欠發達地區扶持的歷史時期有所作為,就將錯失阜陽彎道超車的最佳機遇。 政策好,還要人努力。實踐證明,機遇不是被動等來的,政策也需要去爭取。能不能找出機遇、政策、項目、路子,是能力和水平問題,更是態度和責任問題,各地各部門都要強化“找”的意識,以對阜陽發展高度負責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迅速行動找機遇、找政策、找項目、找路子,以找、爭、拼的姿態,用足用好國家和省里的政策,為阜陽未來發展贏得主動。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