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林泉電機自動化覆蓋率 2020年將達60% |
(時間:2018-5-22 10:15:57) |
近日,貴州航天林泉電機有限公司16臺自動化設備投用,標志著林泉電機在走向智能化、信息化的生產模式上更進一步。按照計劃,到2020年,該公司投用的智能化設備將達100余套,自動化覆蓋率達60%,產能提升50%。 林泉電機是有著53年歷史的軍工企業,主要從事精密微特電機、二次電源、伺服控制系統、小型遙測產品的科研生產。由于產品具有多品種、小批量的特點,質量的一致性、合格率等成為制約企業快速發展的瓶頸。 2017年9月,在貴陽高新區的推動下,林泉電機以大數據技術創新運用為基礎,實施“千企改造”工程,將電機制造自動化與生產管理信息化進行融合,改變手工作坊式的制造模式,解決質量不一、效率低下兩大“痛點”。 “我們先后投入2000多萬元自主設計開發自動化設備,按照從工位、生產線到車間的步驟,對設備進行智能化改造。”貴州航天林泉電機有限公司智能制造項目負責人鄭俊強說,經過智能化改造,目前智能繞線機將繞線工藝由原來的40至60分鐘壓縮到2分鐘;自動整形機不僅解決了人工生產質量一致性差的問題,還將生產效率提高了5倍,合格率提升到99.5%;噴漆機器人將每個工件的噴漆作業時間由5分鐘減少到30秒,同時減輕了噴漆過程中有毒有害物質對工人身體的傷害。 “所有智能化設備都帶有數據采集功能,我們可以實時采集生產數據,通過生產管理平臺,實時監控生產過程。”鄭俊強說,從單點的工位自動化、產線自動化,再到整個車間的自動化,通過信息集成,最終可以實現電機制造自動化。 此外,林泉電機還依托在精密微特電機領域的設計研發、仿真檢測、生產制造等產業鏈的核心地位優勢,采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搭建了電機行業第一家產業互聯網平臺——精密微特電機產業互聯網平臺。“我們希望通過該平臺,將相關企業、政府、高校、專家、創客、客戶等資源匯集起來,進行統一優化管理和經營,實現對行業的再分工、資源的再分配、市場需求的再平衡。”貴州航天林泉電機有限公司云平臺項目負責人張太平說。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