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中船重工:國產永磁推進電機已裝艇應用 大幅降噪聲 |
(時間:2018-2-1 10:09:29) |
1月30日,中船重工召開2018年新聞發布會,公布了國產航母等國之重器的最新進展,發布會部分內容如下: 發布會首先通報了2017年集團公司的主要發展情況。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中船重工在《財富》世界500強排名提升48位、位居全球入榜船舶企業之首,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進一步增強。突出亮眼成績主要包括:實現營業收入3085.2億元、同比增長10.2%,增加值368.2億元、同比增長16.2%;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申請專利數量、獲得專利授權數量、科技投入占營業收入比重、發布國際和國家及行業標準數量以及獲得各類表彰獎項大幅增長。 2017年,中船重工堅持興裝強軍打造國之重器,自主設計、自主建造、自主配套的首艘國產航母相繼提前實現下水、動車、泊試等重大節點,總建造量超額完成年度目標。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永磁推進電機首次裝艇應用并一次動車成功。在軍民融合深化結構調整方面,實現了民船產業在嚴控風險中平穩發展,全年簽訂民船與海工裝備合同747萬噸、同比翻番、全球占比超過10%,年末手持訂單1663萬噸、全球占比超過8%。交付了世界首座集智能化、工業化、信息化三位一體的半潛式大型海上智能漁場,自主研發5萬方深遠海漁業養殖裝備并獲得國內首單。中船重工加快推進軍民融合發展,海洋裝備技術跨進陸空天成效顯著,在風電和光熱等清潔能源領域持續發力,低空通航管理系統研發成功。瞄準新興產業能力拓展及產業結構、布局的優化升級。依靠科技創新不斷增強發展動能,深海空間站、全海深載人作業潛器、海洋核動力平臺等重大科研項目深入實施,“深海勇士”號載人作業潛器研制成功并交付用戶,艦船燃氣輪機研制深入推進。 2017年,中船重工加快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積聚創新資源、發揮輻射效應,國防科技工業海洋防務技術創新中心與多個國家工程實驗室開始運行,與中國科技大學合作成立量子導航、量子通信和量子探測聯合實驗室,與海軍工程大學合作推進電磁技術等協同創新。中船重工依托產融一體推動提質增效,創新商業模式、實施國內首例市場化債轉股,多渠道融資以降低融資成本。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集團公司由全民所有制企業改制為國有獨資公司、更名為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26家成員單位43戶子企業完成公司制改制。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