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9~10日,由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聯合主辦的“2017綠色生產與消費國際交流會”在浙江紹興召開。會議就綠色發展、提質增效、標準制定等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從不同角度深入探討如何以綠色政策、標準、工具促進綠色生產和消費。
共議綠色制造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作出了“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重要論述。國家質檢總局質量司副司長王赟松認為,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必須推進質量變革。“必須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改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必須高度重視經濟經濟質量,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的原則,弘揚工匠精神,實施精品戰略,強化和提高產品或服務質量水平,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 綠色升級是轉變粗放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調整。為此,中國正全面推進綠色制造。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司副司長王燕介紹了目前相關部門在推進綠色制造所做的工作:“首先,加大財政支持力度,打造以綠色標準、綠色工廠、綠色產品、綠色園區和綠色供應鏈為核心的綠色體系;第二,加快構建綠色體系,推動開發綠色產品等;第三,加強綠色制造標準體系,進一步發揮標準在綠色制造體系建設中的引領作用;第四,積極開展國際合作。”

標準為綠色發展和質量提升提供了支撐。從會上獲悉,中國近幾年在綠色相關政策、制度、標準制定和實施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去年由國家標準委批準成立國家綠色產品標準化總體組。截至目前,中國已完成首批13項綠色產品評價評價國家標準對審定報批工作。 為了更好地推進中國綠色制造,希臘經濟與工業部代表Dimitris Mouras在會上分享了歐洲在綠色制造業方面的先進技術,以供借鑒。據他介紹,目前,歐洲采用ROLINCAP技術,預計將在未來15年節約1900億瓦特;通過先進的實時能源優化和排放管理工具,將電能及工業和家用冰箱中損耗的能量轉化為可用能源。 另外,中國標準話研究院資源與環境分院院長林翎對《裝備制造業標準化和質量提升規劃》和《消費品標準化和質量提升規劃》做了解讀,重點介紹了綠色制造標準體系和綠色產品評價國家標準的思路和進展。 電機產業聚焦系統節能 電機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動力輸出設備,也是電能消耗最大的設備群。因此,“綠色電機及機電產業分交流會”作為此次最重要的配套分會同期舉行。會議主要聚焦體統節能技術解決方案。 據云南銅業壓鑄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及技術副總經理步毅介紹,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電機生產基地,出口遍及歐洲、美洲、亞洲、非洲、大洋洲等193個國家和地區。臥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常務董事龐欣元表示,全球沒生產5臺電機,都有一臺來自中國。“電機等銷量,深刻的影響到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因此,世界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對電機系統節能給予高度重視。

雖然中國電機產量較大,但產品效率還有待進一步提高。據悉,美國、歐洲、加拿大、澳大利亞、巴西等國家和地區都制訂了有關電機能效的標準,并且美國于1997年10月在全球范圍內最早開始推廣使用高效電機。“目前,中國中小型高效電機的市場占有率只有11%左右;80%以上的電機效率比國外先進水平平均低2~3個百分點,”步毅介紹說,“中國目前廣泛應用的Y系列電機效率平均值為87.3%,而美國高效電機的效率平均值為90.3%,近幾年推出的超高效電機產品效率更是高達91.7%。”

為此,各參會代表分享了企業的先進技術及發展方向,并分享了相關標準,以推動中國電機系統能效低提升。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研究員趙躍進進行了《電機系統能效評價標準與實施模式》對主題演講,分享了電機系統評價總框架和體系。湖南嘉飛達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嘉、上海東方泵業集團副總裁劉衛偉、中競同創能源環境科技集團共股份有限公司袁瑋等人分別對電機系統能效、泵與泵系統能效、壓縮空氣系統節能技術提升及發展方向進行了介紹, 除此之外,大會還設置了綠色照明、綠色材料、綠色制藥、綠色設計產業分交流會,以及水效標準與標識宣貫、節能標準化示范項目創建2個專題會,以促進綠色產業發展,加強綠色標準引領質量提升,推動供給側改革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