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智能電網:從全國第一邁向“世界級集群” |
(時間:2021-5-20 8:17:23) |
編者按 工信部日前公布了全國先進制造業集群競賽決賽優勝者名單,南京軟件和信息服務、新型電力(智能電網)裝備兩個先進制造業集群成功入選。 作為東部制造業重鎮的南京,近年來不斷加快構建自主可控的先進制造業體系,以兩個“國家隊”產業集群為代表的多個制造業集群不斷邁步前行,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即日起,本報推出“聚焦先進制造業集群”系列報道,展現我市實體經濟發展新優勢。 規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連續兩年排名全國第一;二次設備及控制系統的制造業收入規模居全國首位;高壓繼電保護設備國內市場占有率達80%;省、地級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及設備國內市場占有率分別超90%、40%…… 實力足以代表全國先進制造業的我市新型電力(智能電網)裝備集群,抓住入圍“國家隊”契機,在產業集聚、技術研發創新、產業鏈協作配套等多方面,繼續發揮“集團作戰”優勢,努力打造占據全球產業價值鏈高端的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一起掙錢:產業集聚帶動中小企業發展,本地配套率超八成 2020年12月30日,經過168小時的試運行,青海—河南800kV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簡稱青豫工程)正式投入運行。 青豫工程是中國第一條專為清潔能源外送而建設的特高壓直流工程,是實現中國承諾的2030年前碳達峰和2060年前碳中和目標的重要項目。南瑞繼保為青豫工程提供了特高壓換流閥等全套核心主設備,全面突破了高海拔地區特高壓直流輸電關鍵技術,充分展現出中國電力裝備制造的先進水平。 我市智能電網產品技術先進,國內市場占有率遙遙領先。憑借“國家隊”實力,努力打進“世界杯”,促進我國相關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成為集群發展的重要使命。 “圍繞集群產業鏈9大環節,我市繪制了產業鏈條圖、技術路線圖等產業圖譜,以龍頭企業為引領,強化產業鏈企業分工協作。編制集群企業采購清單,組織100多家智能電網企業參加了兩個供應鏈供需對接大會,實現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對接!奔喊l展促進機構、江蘇省可再生能源行業協會秘書長施新春介紹說。 集群集聚了龍頭企業、科研院所、相關支持機構等成員單位超過1000家,擁有集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覆蓋“發、輸、變、配、用、調度、通信、綜合能源服務、電力網絡安全”9大環節。形成以江寧區“中國(南京)智能電網谷”為主要載體,以江北新區、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為兩大發展片區的“一谷兩區”的產業集聚發展格局,先后建成國家火炬計劃電力自動化產業基地、國家級智能電網特色產業基地等8個基地。 產業集聚有效暢通區域循環。國電南瑞、國電南自、南高齒等一批龍頭企業的本地配套率達到80%以上,不僅保障了龍頭企業的采購率,也促進了集群產業鏈上中小企業快速發展。去年以來,該集群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08家,新增上市和掛牌企業40家,獲評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9個。2020年,集群實現產值1800億元,同比增長20%以上! 一起創新:政產學研用協同,關鍵技術群體式突破 2020年9月,南京新型電力(智能電網)裝備集群公共服務平臺及共享云平臺上線,整合了產品、解決方案、人才、市場、項目、資金、專利等諸多資源,加強智能電網產業鏈云上對接能力。 “高校、科研院所等可以在平臺上發布研發成果,1000多家行業企業均可針對研發成果提出‘產業化行動計劃’,從中選出最合適的合作對象。企業科研力量不足,也可通過平臺發布技術需求,由高校、科研院所‘接單’!苯K省可再生能源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徐鵬介紹說。 集群建立起政產學研用網絡化協同機制,帶動技術創新取得群體式突破。 率先攻克了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的輸電網絡技術和新能源電站協調與綜合控制技術難題;率先研制成功世界電壓等級最高的直流輸電換流閥和世界首個高壓直流斷路器…… 一年多來,我市構建集群協同創新生態系統,全力編織“協同創新之網”,集群新增發明專利授權量786個,獲得的國家科學技術獎5項,已成為世界上唯一全面掌握特高壓交、直流輸電核心技術,并擁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的主體。 集群為技術研發創新到大規模產業化提供了肥沃土壤,有效助推供需銜接,促進產業不斷升級—— 中國智能電網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南京智能電網產業聯盟發揮技術攻關優勢,加大投入圍繞行業技術難題進行聯合攻關; 國家智能電網應用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江蘇)、南京理工大學等單位將實驗室、大型儀器設施對外開放; 南瑞繼保的新一代直流控制保護平臺,促進了新一代控制保護產品向平臺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發展; 南高齒的風電偏航變槳齒輪箱磨削及精密加工處理項目通過技術改造,改善了產品結構,擴大了生產規模,新增年銷售收入1.5億元,利潤2000萬元…… 一起“闖世界”:嵌入全球產業鏈創新鏈,銜接雙循環 連續舉辦13屆中國(江蘇)國際風電產業發展高峰論壇、10屆“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新能源創新發展論壇,舉辦首屆智能電網技術裝備發展大會,協辦世界智能制造大會、紫金論電國際學術研討會等活動,牽頭編制《長三角新型電力裝備產業鏈研究報告》…… 我市通過促進跨區域集群企業交流合作,不斷拓展集群企業業務,進一步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 “集團作戰”代替“單打獨斗”后,集群成員間共享市場機會,不斷提升國內市場話語權。以億嘉和科技為代表的集群企業承擔了多項國家級智能電網運維服務項目,包括第十三屆全運會電力運維保障、北京大興機場運維保電、首屆進博會智慧保電、第七屆世界軍運會電力保障、南方電網首座智能化運維服務等。 高質量發展還需要更高水平的開放合作。 組織20多家企業赴北歐商務考察、與各國駐華使領館及駐外機構聯系、定期發布境外智能電網項目清單、推薦集群企業參與項目競標…… 通過針對性的“引進來”和“走出去”,集群深度嵌入全球產業鏈創新鏈,實現區域產業循環與國際產業循環的高效銜接。一年多來,已促成南瑞集團中巴經濟走廊—默拉直流項目等多個“一帶一路”項目,預計2020年直接利用外資規?蛇_1.9億美元,同比增長18.8%。 “通過建立國內外集群互訪機制,組織集群成員單位通過高層論壇、參觀考察、展覽展示等方式,加強與國際一流集群的合作交流,塑造集群國內一流、全球領先的卓越品牌形象!笔┬麓赫f。 南京正努力把新型電力(智能電網)這張“國家名片”打造成“世界名片”。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