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國家電網將投3300億強力推進農網改造升級 |
(時間:2019-3-19 9:26:40) |
散養的土雞、自家的農家菜、特色的魚面、垂釣……對于武漢市新洲區徐古鎮龍巖村的村民來說,電力供應跟上了,農家樂已經是集餐飲、住宿、旅游等一體化的“大產業”了。農村電網的升級改造在一個個偏遠山村進行著,電力的充足供應不僅讓村民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改善,也讓一個個山村迸發出發展的活力。 日前,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印發《關于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大力推動鄉村電氣化的意見》,圍繞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的重大工程、重大計劃、重大行動,利用2019年至2022年四年時間,全面實施鄉村電氣化提升工程,通過改造升級農村電網、提高農村供電服務水平、推廣電能替代技術、推動特色用能項目建設、推介新型用電產品等各種方式,著力增強農村用電保障能力,提升農業生產、鄉村產業、農村生活電氣化水平,積極助力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 2019年湖北電網投資將達246億 3月份的武漢終于迎來陽光的“上線”,黃陂區蔡榨街紅崗山茶場的工人們在茶園忙碌著,“電力充足以后,我們茶場的利潤至少增加了3成。”身為茶場負責人的助理,張春鵬對于茶葉的品質很是自豪。 張春鵬告訴長江商報記者,位于武漢市黃陂區蔡榨街的紅崗山茶場有5000畝,多年來,種茶、采茶、制茶成為當地農民致富的重要途徑。“供電很穩定,在制茶的時候能夠更好地控溫;電力充足了,干旱的時候能夠引水灌溉。”張春鵬表示,制茶對溫度有要求,原來都是憑師傅的經驗掌握溫度,供電穩定后通過電控來掌握溫度,茶葉的品質更高。遇到干旱的時候,茶園也需要灌溉,電力充足以后灌溉也得到了改善。張春鵬表示,2016、2017年的電力線路整改,供電部門為他們提供了綠色通道,整個茶場的運轉效率得到了極大提升。供電部門在線路投運后的檢查中,還發現了茶場在新增變壓器用電報裝時沒注意用電性質,經供電公司工作人員實地查看后調整了用電性質,新增用電成本減少了一半左右。 國網武漢市黃陂區供電公司六指供電所主任王軍告訴記者,茶葉是蔡榨街的支柱產業,自2014年第三輪農網升級改造開始后,截止到2018年底,整體投入2789萬元。用電的改善使得當地居民炒茶的熱情大大提升,炒茶戶數從原來的400多戶增加到1400多戶。據蔡榨街道提供數據,茶農產能替代投入后,畝產值純收入由2014年的1200元/畝增至2018年的2000元/畝,畝產值提升166%。為了更好地服務當地茶葉產業,預計2019年在電網改造上還將投入2600萬元左右。來自湖北省電力公司的消息顯示,2019年,預計湖北電網投資將達246.1億元,同比增長超過30%。 2020年農村戶均供電能力提升26%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提出,到2022年,全面落實公司鄉村電網發展規劃,農村電網基礎設施持續改善,農村供電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農村、農業各領域電氣化水平大幅提升,在農產品種植、加工、鄉村旅游等方面建成一批電氣化試點示范工程,促進鄉村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發生顯著變革,為實現鄉村振興不斷注入新動能,助力農業生產、鄉村產業、農村生活現代化取得積極成果。農村地區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例達到38.5%,在現有基礎上提高2個百分點。 全面實施鄉村電氣化提升工程,以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注重效果和政企合作為原則,國家電網公司設置了筑牢鄉村振興電氣化基礎、推動農業生產電氣化、推動鄉村產業電氣化、推動農村生活電氣化、強化鄉村電氣化服務保障五項重點任務,細化了建設堅固耐用、靈活友好、智能互動現代化農網,服務農牧漁業升級,助力鄉村旅游業發展,推動鄉村電采暖,強化鄉鎮供電所服務支撐能力等13項具體舉措。 根據國家電網公司2月底發布的《國家電網有限公司2018社會責任報告》,該公司未來三年農網投資3300億元,強力推進農網改造升級工程建設,著力解決農網網架薄弱、結構不合理等突出問題,力爭徹底解決農村電網“卡脖子”、臺區容量不足等問題,到2020年農村戶均供電能力提升26%。推動鄉村產業電氣化建設。在江蘇、浙江、湖北等鄉鎮景區、古鎮街區,推動飯店、居民餐飲“煤改電”“油改電”“氣改電”,建成289個全電景區(街區),助力鄉村旅游業及特色產業發展。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