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全國政協委員王抒祥:建全國統一電力市場應完善建設智能電網 |
(時間:2017-3-16 9:35:03) |
近日,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電網公司副總經濟師兼西南分部主任、黨組書記王抒祥在參加2017全國兩會“對話新國企發展新方位”訪談節目時,談及了清潔能源消納和特高壓技術的話題。 王抒祥認為,政策和市場機制不健全是造成清潔能源消納困難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談及特高壓技術時,他認為,自主創新研發出世界領先的特高壓輸電技術,其在中國電網建設史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對話新國企發展新方位”系列網絡訪談,是由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國資報告》雜志社聯合中國經濟網、第一財經等媒體平臺,在2017年全國“兩會”期間推出的系列訪談節目。 三大原因影響清潔能源消納 近幾年來,清潔能源消納困難一直能源行業關注的焦點。針對中國清潔能源消納困難問題,王抒祥認為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政策和市場機制不健全。中國電力長期以來按省域平衡,清潔能源以就地消納為主,缺乏跨省跨區消納政策和電價機制,清潔能源跨省跨區消納市場化機制尚未建立,制約了清潔能源省間消納。 二是電源與電網發展不協調。中國清潔能源資源主要在西南、“三北”地區,采取集中開發模式,無法在本地平衡消納,必須大規模外送,但外送能力不足。 三是清潔能源發電裝機富集地區,輔助服務機制缺乏,導致系統調節能力不足。目前中國電力市場輔助服務機制缺乏,無法深度挖掘常規電源機組調峰能力,系統調節能力不足。 對于如何解決清潔能源消納問題,王抒祥認為,首先應構建全國統一的電力市場,盡快完善市場交易規則,全國范圍內優化配置資源;其次,要靠加快建設輸電通道,特別是通過特高壓的輸電通道,把西部的電輸送到東部去;第三,要大力發展抽水蓄能電站;第四要積極探索全新的商業模式,比如綠色發電證書、碳指標等機制的引入等。 建設完善智能電網解決能源不均衡 特高壓技術在中國備受關注。王抒祥表示,國家電網公司致力于科技創新,自主創新研發出世界領先的特高壓輸電技術,其在中國電網建設史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十三五”時期是推動能源革命的關鍵時期,轉型升級、創新驅動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當中。對此,王抒祥表示,國家電網公司一直致力于科技創新,深入開展配電網智能化建設改造工作,并自主創新研發出了世界領先的特高壓輸電技術,其在中國電網建設史上起到了重要作用,“特高壓技術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中國創造。” 王抒祥介紹說,特高壓輸電技術的優勢有三點:一是傳輸距離長,從之前的兩三百公里提高到兩千公里甚至更長;二是傳輸容量大,從過去的100萬千瓦提升至800萬甚至1000萬千瓦;三是能耗低,傳輸過程中損失小,綠色環保。他指出,實踐證明沒有特高壓輸電技術,中國無法實現現在的超遠距離輸電。 王抒祥透露,在未來的規劃中,國家電網公司考慮適應全球能源互聯網,爭取能源互聯,通過建設完善智能電網、特高壓輸電技術來優化資源配置,解決能源不均衡的問題。 他表示,此項規劃與“一帶一路”倡議相吻合,國家電網公司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在國際上有多項基建、產能、投資合作,并提出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巴基斯坦、尼泊爾等周邊國家“電網互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為下一步全球能源互聯打好基礎。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