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機主業平穩。公司50%收入來自起重、冶金電機,礦產品占比不到5%。低壓電機門檻低、產能富余,公司正努力向智能、節能電機領域拓展,亮點是電梯電機和稀土永磁電機,傳統業務增速約20%。 上游資源布局完成,采選產能釋放在即。2010年開始整合宜春當地鋰礦資源,已控制4處采礦權、5處探礦權,礦區面積占宜春市已探明的2/3。預計2014-2016年新坊、何家坪、宜豐三個主力礦區合計采礦產能100萬噸、135萬噸和200萬噸,泰昌、宜豐選礦合計產能20萬噸、40萬噸和160萬噸,產出包括長石粉、高嶺土、鉭鈮精礦和鋰精礦。預計礦石采選2014-2016年可貢獻凈利0.6億、1億和2億。 低成本云母提鋰開啟想象空間:第一條云母提鋰生產線已試制成功,分離出鉀礬、硅砂、銣銫釩以及電池級碳酸鋰,預計綜合提鋰成本可降至2.6萬元/噸以下,銣銫溶液銷售順利的話還有進一步降本空間。預計2014-2016年可分別產電池級碳酸鋰1000、4000、6000噸,貢獻凈利0.1億、0.43億和0.68億。宜春云母精礦現有、潛在產能大,江特提鋰的工藝、成本參數穩定后,進一步擴產有充足資源保證。 公司低成本提鋰的潛力來自三方面:1.原礦環節,鋰云母是尾礦,實際成本為0;2.工藝環節,低溫節能、一步提電池級鋰;3.產品環節,充分利用鋰云母中的銣、銫、鉀等金屬,副產品受益可觀。低成本制備銣銫溶液有助于打開硫酸催化劑及銣銫的其他新應用領域。 投資建議:我們預計公司2014年-2016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0.97億元、14.95億元和21.01億元,歸屬母公司凈利潤0.98億元、1.76億元、3.09億元,折EPS0.23元、0.41元和0.73元。給予12個月目標價14.90元,相當于2015年電機業務20x、采選和提鋰業務35x的動態市盈率,投資評級為增持-A。 風險提示:1)提鋰生產不穩定、實際成本過高;2)銣銫溶液銷售不順利;3)宜豐120萬噸采選項目建設進度不達預期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