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2025年廣州光伏發電裝機規模將達250萬千瓦 |
(時間:2022/4/24 10:38:42) |
4月22日,小谷圍科學講壇電力低碳科普講座在廣東科學中心舉辦,電力專家、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蟻澤沛進行主題講座,近17萬人通過直播觀看了講座。該活動由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與廣東科學中心共同舉辦,廣東電網廣州供電局協辦。
“十四五”期間將減排二氧化碳約1390萬噸
今年的4月22日是第53個世界地球日,蟻澤沛是中國科協全國首席科學傳播專家、全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南方電網廣東廣州供電局原副總工程師,長期從事電力系統技術及管理工作,具有豐富的電力科普經驗。
蟻澤沛介紹,近年來,廣州電力工業發展迅速。但與日益增長的電力需求相對比的是,電力工業發展將面臨煤炭、石油等一次能源枯竭的風險。與此同時,將一次能源轉化成電能的發電過程中所排放出來的熱量及污染物,對環境的影響不容忽視。
近年來,廣州供電局積極參與綠電交易,大力推動風、光等新能源消納,積極構建新型電力系統。4月13日,南方區域首批綠色電力認購交易在廣東、海南兩省正式開展,廣州市為廣東省唯一試點地區,廣州供電局作為用電主體參與了本次交易。該模式將起到良好的社會示范作用,有效推動全社會認識、購買、使用綠電,對探索試點低碳辦公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廣州正積極推動整縣(市、區)分布式屋頂光伏、漁光互補、農光互補等新能源發電形式,預計2025年全市光伏發電裝機規模達250萬千瓦左右,“綠色電力”的比重大幅提升。
廣州供電局將充分發揮資源優化配置作用,積極推動能源結構轉型,通過電網配套、運行優化、儲能、氫能建設等舉措,實現非化石能源的最大限度消納,“十四五”期間水電、風電、太陽能等新能源將消納減排二氧化碳約1390萬噸。
建成全國首個獲得綠色建筑“雙認證”的變電站
廣州供電局以創新驅動助力低碳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發展,打造了一系列低碳示范項目。2021年,廣州供電局建成南網智能電網標桿項目——特大型城市中心城區智能變電站110千伏獵橋變電站。獵橋變電站也是全國首個獲得國際、國內綠色建筑雙認證的變電站,目前被打造成廣州變電站科普中心,運用了海綿城市技術、光導無電照明技術、發電玻璃技術等多種先進環保技術。由于外形美觀,它也被市民親切地稱為珠江邊的“月光寶盒”。
獵橋變電站的建設只是一個縮影,在2025年之前,廣州供電局將全面建設“三片兩點一平臺”,即以數字電網為核心的琶洲示范區、以鄉村振興和多元互動為核心的從化示范區、以5G+數字電網為核心的南沙示范區,以棠下低碳示范園區示范點、電氫一體化低碳示范點,廣州市虛擬電廠管理平臺等特色示范,形成元素完備、錯位發展、優勢互補的低碳發展新格局。
針對新的形勢要求,廣州供電局制定了“2025年初步建成國際領先低碳電網企業”的目標。未來,廣州供電局將緊密圍繞能源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理念,積極推動廣州超大型城市新型電力系統示范區建設,樹立大灣區能源低碳發展樣板。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