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時期,光伏產業將正式步入全面平價時代,行業也將再次迎來跨越式大爆發發展!比涨,英利能源科技集團總經理劉丁濤在接受北青科創頻道采訪時表示。
 “英利能源科技集團公司致力構建萬物發電的零碳世界,把光伏清潔能源帶入每個家庭、每個組織、每座建筑!庇⒗茉纯萍技瘓F總經理劉丁濤說
中國光伏產業后來居上 快速發展領跑全球 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始于20世紀50年代,隨著全球能源形勢日趨嚴峻,光伏發電作為一種可持續的能源替代方式,受到世界各國廣泛關注。20世紀90年代后半期,世界光伏行業進入快速發展期。 我國太陽能光伏產業起步較晚,但發展勢頭迅猛,尤其是2013年之后,在國家及各地區的政策驅動下,太陽能光伏發電在我國呈現爆發式增長。 2016年,國家能源局發布《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文件要求,2020年底太陽能發電裝機達到1.1億千瓦以上,其中,光伏發電裝機達到1.05億千瓦以上。 2019年,我國光伏產業開始實現由補貼向平價推動的轉變,在政策調整下,光伏整體市場出現下滑,全年新增光伏發電裝機為30.11GW,發電量為2243億千瓦時。盡管如此,截止去年年底,我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依然達到2.04億千瓦,光伏發電量首次突破2億千瓦,不僅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三五”裝機任務,且新增和累計光伏裝機容量仍繼續保持全球第一。 “‘十三五’是我國光伏發電產業發展的關鍵時期!眲⒍硎荆诖似陂g,英利能源科技集團抓住機遇,在技術研發、產品迭代到應用創新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成績。他介紹,在技術研發方面,公司聚焦光伏建筑一體化領域,攻克了包括晶硅曲面組件制造技術在內的多項核心技術,多項指標開創了行業先河;在產品創新方面,公司在傳統光伏基礎上,發展新的光伏應用,相繼推出11代光伏綠色建材產品,占據了全球近40%的市場份額;在“光伏+”應用方面,公司光伏產品與方案,在清潔取暖、正能量建筑、新型城鎮化等領域廣泛應用,真正實現了光伏的多領域、多場景、多元化應用。 “十四五”光伏產業大有可為 “光伏+”應用成新藍海 從無到有、從落后到趕超,近年來,我國光伏產業交出了一份份令人驚喜又驕傲的成績單。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規劃謀篇布局之年,由于光伏行業積蓄多年的規模發展和技術突破,劉丁濤預測,“十四五”期間,我國光伏將正式邁入“平價”時代,伴隨著無補貼時代到來,光伏全行業發展將逐漸回歸市場競爭。 那么,“十四五”規劃期間,光伏產業將呈現出哪些發展趨勢?劉丁濤表示,首先,整個光伏產業會更加大眾化,更深入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各類“光伏+”應用會更加廣泛。隨著成本不斷下降以及儲能技術的發展,“十四五”期間,光伏將充分發揮自身分散化特點,真正實現有陽光的地方就可以應用光伏,助力能源結構轉型,推動智能微電網、智慧能源的發展。 其次,光伏產業在更加分散和下沉的同時,由于效率和技術的提升,以及特高壓線路的建設,在西北荒漠之地建設超大型集中式地面電站將具備現實的基礎和條件,因而,高質高效的超大型地面電站也將成為“十四五”期間光伏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平價”改變光伏競爭格局 高速發展迎新挑戰 歷年來,光伏在能源產業中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毋庸置疑,作為“光伏強國”,我國光伏產業取得的成績頗為樂觀,但在看到成績的同時,行業也要深刻認識到其在發展中遇到的瓶頸,尤其“十四五”全面進入“平價時代”之后,光伏產業競爭格局又將發生哪些新變化?光伏企業又該如何應對破局?對此,劉丁濤分享了四點看法和建議。 第一,警惕劣幣驅逐良幣 “在大眾化市場,要警惕價格戰引起的劣幣驅逐良幣,破壞行業形象乃至行業根基!眲⒍嵝眩凇肮夥+”應用領域,由于大眾對價格更敏感,且行業門檻低,因此低質低價的產品一開始更容易占領市場。劉丁濤建議,相關行業標準、資質審查必須先行,確保進入市場的都是可靠產品,形成良性的市場競爭,真正地促進行業進步發展,讓全社會享受到光伏平價之后的好處。 第二,產能過剩之憂 劉丁濤介紹,2020年以來,光伏企業紛紛進行大規模擴產,投資總額近2156億元。對此,劉丁濤提出,一方面,內部要擴大內需,加大產能消耗力度;另一方面,需對現有產能進行逐步優化升級,確保產品滿足市場的同時,實現質的提升。 第三,儲能技術有待提高 眾所周知,光伏發電具有不穩定的缺陷,隨著光伏爆發式增長,如果不附帶儲能設備,那么當一定量級的光伏電站全部上網之后,由此產生的消納問題以及對電網的沖擊將難以衡量!皟δ茉O備未來將是光伏系統必備搭檔,但其成本高昂,如何突破技術瓶頸降低成本,將在很程度上影響光伏的真正爆發。大力發展儲能技術之余,政策還要盡可能引導就近消納、就近消耗,優先用電、用能大戶配備光伏,提高自身消耗,減少上網余量,降低電網壓力。”劉丁濤補充。 第四,新型“光伏+”應用運維痛點 在傳統集中式電站及大型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項目領域,運維服務已發展較為成熟,但隨著“光伏+”普及,大量戶用光伏及小型“光伏+”應用的后期運維也可能成為行業難點和痛點。劉丁濤表示,這種分散式的光伏應用無法形成聚集效應,從單純的運維角度來看,不具備市場化的可能性,而想要解決這一問題,則必須設定行業標準及規則,包括上游產品、銷售環節、售后服務,貫徹“誰銷售誰負責”的原則。 推動行業良性向上發展 完善市場化機制是關鍵 整個“十三五”期間,國內光伏企業合力帶領中國光伏產業連續5年蟬聯全球裝機規模第一的寶座,同時,大大提高了產業整體技術水平,并降低了生產成本。在技術創新和規模效應雙重作用之下,如今,諸多光伏龍頭企業紛紛大舉擴產。那么,“十四五”期間,光伏企業該如何在快速奔跑中保持健康發展? “任何一個行業若想長久健康高速發展,必須實現真正的市場化,一切問題交由市場去解決。”劉丁濤認為,“十四五”期間,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仍需不斷推動技術進步,實現成本下降再下降,為市場化奠定基礎。他建議,在政策層面,國家應進一步出臺利好政策,減輕可再生能源企業的非技術成本;在市場化機制方面,完善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制、綠證交易制度、分布式市場化交易等諸多市場化交易機制,降低門檻和壁壘,推動分布式光伏真正進入市場,由此推動行業良性向上健康發展。 劉丁濤透露,“十四五”期間,英利能源科技集團將以全球領先的光伏建筑一體化和光伏發電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為戰略目標,通過光伏發電賦能,結合工業設計、5G傳輸、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聚焦綠色建筑、智慧交通、現代農業、節能環保、零碳生活等應用場景,積極推進分布式光伏發電與能源智能微網的多能互補,實現能源多能協同供應,為智慧城市、智慧園區、美麗鄉村、特色小鎮等提供一站式綜合智慧能源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