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9日,中國首個大型平價上網項目在青海格爾木正式并網發電,此項目由三峽集團與陽光電源共同投資建設,占地771公頃,總投資超過21億元,項目平均電價0.316元/kwh,低于青海省火電脫硫標桿上網電價(0.3247元/kwh)。0.31的上網報價是格爾木項目最低報價,其他報價基本0.33-0.47元之間。 光伏電站成本組成 光伏平價上網的意義自然不必多說,另一個更重要的問題是格爾木如何做到平價上網的,首先來看光伏項目一般成本組成:
目前說光伏成本大多提到的是初始投資建設成本,而運維成本、非技術成本往往不被包括在內,另外項目投資應該還涉及投資收益估計7%-8%左右,最后折成上網電價,前文提到的0.316元就包含了所有成本及收益后的價格。 以格爾木項目為例,其中建設成本是光伏項目占比最大的部分,格爾木項目安裝規模為500M,分兩個標段,總投資在21億元左右,其總投資成本約4.2元/W,初始建設成本從行業來看能占到整體光伏項目總成本的75%左右。 非技術成本占比也比較高,光伏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勃華介紹說“非技術成本已經占到總投資成本的20%以上,算到電價上面至少1毛錢”。非技術成本圖1中介紹的土地費用、融資成本和并網成本也是非技術成本的三個主要方面。 運維成本方面,從市場普遍的成本來看,電站的運維成本約為0.4元/W,大約總成本的7%左右。

格爾木的建設成本 光伏項目的運維成本和非技術成本不是影響行業的主要因素,對于光伏行業來說建設成本是最關鍵的因素,降低技術成本是未來光伏平價上網的主要驅動力。所以這里不再討論非技術成本與運維成本。當然非技術成本也有降低空間。 我們分解下建設成本中的各部分細分成本,這樣我們就可以大概的估算“降本增效”部分為光伏投資成本帶來的成本下降空間。我們可以參考分布式電站成本一般構成,如下圖,組件與施工兩項占比達75%左右,其次逆變器占成本10%左右。這也基本代表了目前光伏電站一個普遍的成本構成。 我們以表格形式呈現格爾木項目中主要的設備成本及其他數據參數。

表:格爾木項目各要素數據估計
從格爾木項目來看,如果以目前行業技術水平,能夠達到平價上網最主要的因素是光照條件,格爾木地區光照時間充足光伏電站有效利用小時數估計1700-1800小時,而中國大部分地區為1300左右,高約30%左右。 從度電成本角度說,格爾木0.32元/kWh的標桿電價,對應度電成本在0.28左右。當然在中國中東部地區上網電價在0.35元左右,如果光伏電站上網成本在0.322元(拋開投資收益8%)時,會滿足大部分地區平價上網要求。成本需要在目前水平(0.48元/W)下降低33%左右。

光伏平價上網驅動因素(降低組件成本) 轉化效率提升。一般來說光伏轉化效率每提升1%,投資成本就會下降7-10%左右。以上述成本合算下降空間,現有組件18.9%轉化效率為數據基礎,如果達到中國大部分地區平價上網標準,轉化效率要提高到23%左右。目前國內最高水平在20.66%多。以每年提高0.6%的轉化效率,還得需要4年。目前組件端通過各種技術疊加,如追蹤、雙面組件等,已經達到了較高的整體轉化效率,如果成本不增加的前提下,應該可以滿足國內大部分地區的平價上網要求。 制造工藝提高。除了轉化效率提升,工藝成本也是重要原因,近幾年單晶市場占有率加速提升,主要利益于單晶技術成本的制造成本下降。 企業毛利下降。工藝制造成本降低的周期會比較慢,但產業鏈企業的毛利率下降的情況下,可以加快光伏成本下降。例如,隆基股份2018年1月單晶硅片P型M2(厚度180μm)5.2元/P,目前價格只有3.07元/P,下降幅度達40%。

目前各環節除電池片毛利率比較低外,其他環節還有較大的下降空間,例如,目前硅料的市場價格在80元/Kg,而通威股份的成本在55元左右,還有較大的下降空間。 不管從哪一方面,目前中國離真正意義上平價上網還有一段距離,粗略預計還需要3年左右的時間。 國外市場已進入平價上網階段 從市場看,國外光伏招標上網電價最低已經到了0.16元/kWh,2018年2月,沙特電站開發商ACWA以2.3417美分/kWh(合RMB 0.16元/kWh)價格中標沙特阿拉伯北部Al Jouf地區的Sakaka 300MW光伏項目,是當時全球最低中標電價項目。2018年6月,美國亞利桑那州30MW光伏項目簽訂的2020年底購電協議價格為2.49美分/kWh。2018年12月,印度最大的光伏園區之一BhadlaSolarPark,中標價格——每千瓦時2.44盧比(合0.24元RMB)。
 表:各國光伏項目中標價格
這幾個項目都大幅低于國家當地平均上網電價,從2018的年國外高景氣度的市場也可以說明這一點。下面我們用數據來驗證國外光伏發電的競爭力。 美國各發電成本中,光伏和風電有較大的優勢,比美國非常優秀的環保的天然氣聯合循環發電技術成本還要低25%左右。根據美國SEIA的報告,2018年太陽能光伏占所有新增發電量的29%。

歐洲的用電價格比較高,平均用電成本在21歐分/kwh,較美國的用電價格高出1倍左右,從用電端可以反應歐洲發電端的成本也是比較高的。 英法新簽的一所造價2400億元核電站,塞茲韋爾項目在做出最終投資決策后電價將設定為89.50英鎊每兆瓦時,約117.01美元/MW。

德國電廠每千瓦時純天然氣發電量的平均成本仍然很高,每千瓦時在0.1103~0.2194歐元之間,褐煤每千瓦時為0.0459~0.079歐元,大型燃煤電廠每千瓦時為0.0627~0.0986歐元,混合燃氣和蒸汽發電廠每千瓦時為0.0778~0.0996歐元。在光照條件好的地區,德國光伏發電成本已經成為最低的發電類型,而且也基本與其他發電端成本相差不大。

最近,法國在200MW太陽能和陸上風電混合項目試驗性拍賣中簽署了16個太陽能項目合同,平均上網電價為54.94歐元/MWh。光伏成本在法國已經低于風電(大約為80歐元/兆瓦時),更低于新建的第三代歐洲壓水反應堆(EPR)的成本(在建的法國弗拉芒維爾EPR核電站預計成本120歐元/兆瓦時)。 其他國家,如沙特每千瓦時發電成本為0.3里亞爾(約合80美分),而光伏的成本只有2.3417美分/kWh。印度光伏園區的光伏發電價格為2.44盧比,而印度煤電價格在3盧比左右。 結語 綜合幾個國家的發電成本或價格來看,光伏在光照條件稍好的國家和地區,其發電成本已經具備較好的競爭優勢。2017年全球新增光伏裝機量為102GW,中國為53GW,2018年全球新增裝機103GW,中國為44.3GW。2018年國外光伏市場在快速增長。 經過中國531政策后光伏組件等價格進一步下降,組件已經下降30%多,在此價格基礎上,光伏發電更具競爭優勢。多家咨詢公司預計2019年光伏市場將快速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