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分散與集聚!光伏行業驅動力在哪? |
(時間:2019-1-24 9:42:13) |
日前,由中國光伏行業協會(下稱CPIA)主辦的光伏行業2018年發展回顧與2019年形勢展望研討會在北京舉行,在CPIA的光伏行業2018年回顧與2019年展望報告中,中國光伏行業發展呈現了出新的動態,同時也存在一些值得重視的問題。 分布式保持增長,海外市場拓展進度加快 2018年,僅分布式光伏年新增裝機速度依然保持上升。受531政策影響,光伏行業新增裝機一改猛增態勢,2018年全國光伏新增裝機容量43GW,同比下降18%,其中地面電站約23GW,同比下降31%,分布式約20GW,同比增長5%。 從累計光伏裝機容量來看,2018年中國累計光伏裝機容量超過170GW。并網規模依次為浙江、山東、江蘇、安徽、河南、河北、江西,其中,浙江、山東已超過7GW。2018年,有7省區分布式新增裝機規模達到百萬千瓦,分別是浙江、山東、河南、江蘇、河北、山西、安徽,其中,位于前四位的浙江、山東、河南、江蘇規模超過2GW。 海外光伏市場上,雖然在中美貿易摩擦下,我國從本土直接出口到美國的組件只有100MW,但隨著歐盟對我國長達5年的“光伏雙反”政策結束,歐洲光伏市場開始打開,對烏克蘭、西班牙的組件出口大幅增長,并形成傳統市場與新興光伏市場的多元市場格局,持續拉動光伏需求。 目前中國已有26家企業在超過20個國家和地區新建產能,主要集中在越南、泰國和馬來西亞等國。據CPIA統計,2018年中國光伏企業海外布局電池片產能達到12.2GW,光伏組件產能達18.1GW。除電池、組件外,硅片、逆變器、玻璃、背板等產能也開始向海外轉移,海外基地的配套能力進一步提升。 光伏市場發展的問題 目前,光伏供應鏈發展與行業整合呈現不協調的問題。2018年,中國光伏行業在供給側繼續保持增長態勢,硅料、硅片、電池片、組件四大環節的產量均同比上升,供應鏈分布進一步集中在龍頭企業。而產能存在著成長中的、階段性的過剩狀況,給行業整合帶來較大壓力,影響落后產能的及時退出。 另一方面,晶硅電池主導光伏市場與新技術發展之間不協調。王勃華表示,從國內看市場仍主要由大型電站和屋頂分布式光伏項目為主,晶硅電池市場份額逐年上升,且占據絕對領先。而薄膜電池雖然具備柔性、弱光效應的特點,應用前景十分廣闊,但晶硅電池一家獨大對其技術發展和市場占比形成壓力。在中國光伏市場競爭格局下,王勃華認為光伏行業需要加快整合產業發展結構,同時探索能源互聯網、儲能等新模式,中國光伏的未來才具有持續動能。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