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陜西洛南20兆瓦光伏扶貧電站并網發電 |
(時間:2019-1-8 11:09:42) |
2018年以來,洛南縣搶抓國家光伏扶貧政策機遇,大力發展光伏產業集群,多渠道增加貧困群眾穩定收入,實現綠色循環發展。總投資1.3億元,其中財政專項扶貧資金8000萬元,蘇陜扶貧協作資金5000萬元,建成光伏扶貧電站18個,其中聯村電站4個,單村電站14個,總容量20兆瓦。 扶貧電站項目實行EPC總承包,由中利集團蘇州騰暉光伏技術有限公司和中國電建集團河南工程有限公司承建,電站選用單晶硅360W以上“領跑者”太陽能光伏組件和華為公司等知名企業先進設備。項目從2018年8月開始規劃,10月動工,截至2018年12月29日全部并網發電,目前運行正常。特別是新建的三要鎮北司村、靈口鎮焦村、景村鎮車塬村、石門鎮石門街社區4個聯村光伏扶貧電站,通過技術創新,將組件支架抬高到4米以上,支架樁距跨度拓寬到10米,調整后的組件角度滿足農作物75%光照,洛南縣將因地制宜在光伏場區栽植丹參、食用菌和天麻等中藥材,發展高效農業,同時,可吸納貧困勞動力到光伏農場務工,獲得工資性收入,從而實現今后20年穩定的“光伏+農業+就業”疊加收益扶貧脫貧,實現機械化耕作、綠色環保循環經濟的發展。 截至目前,洛南縣光伏扶貧電站達26個,其中聯村電站5個,單村電站21個;農光互補電站6個,山地電站5個,屋頂電站15個,年發電收益1800多萬元,帶動了143個貧困村4540戶貧困戶增收脫貧致富。 日前,洛南縣三要鎮北司聯村光伏扶貧農場項目竣工并網發電。項目占地190畝,總裝機容量總裝機容量5980千瓦,年發電量600萬度。以空中發展光伏發電,地上發展天麻、食用菌,形成“光伏+農業+就業”的穩定疊加收益的扶貧模式,有效帶動當地和周邊1193戶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