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近年來光伏行業發展形勢,全球GDP增長率與全球光伏裝機增長率基本呈現正相關曲線,GDP和光伏市場裝機量的增長主要來自中國GDP年均7%左右高速增長,以及中國國內光伏市場五年內的快速崛起,強勢拉動。” 中國機電進出口商會太陽能光伏產品分會執行理事長王貴清近日在光伏行業年度大會上對目前處于中美“貿易”爭端背景下的中國光伏產業出口形勢做了分析。 他表示,以美國、印度、歐盟為代表的全球光伏主要市場均對我國發起貿易摩擦事件,而這些主要市場的本地光伏產品產量缺口達到45GW,主要依靠進口,大部分由中國出口及中國企業海外產能供給。 其他新興市場如南美、非洲、中東、東南亞等地區在日漸成熟,其本土產量缺口巨大,未來將成為中國光伏產品的主要出口市場。
 全球市場光伏供需分析,數據來源:CCCME
據統計,我國組件企業海外產能超過10GW,預計2018年我國大陸組件出口將超過40GW。 復蘇的歐盟市場,每年10GW的組件需求量 自2013年以來,中國出口到歐盟的組件數量逐年遞減(入下表),直到今年,有所回升。
 雙反前后組件出口歐盟情況(GW),數據來源:CCCME
“在歐盟雙反前,歐洲市場約占全球新增光伏裝機量的70%以上。今年8月,歐盟委員會宣布歐盟對華光伏產品雙反措施于9月4日終止,因預期電池、組件價格仍會緩慢下跌,MIP終止的需求增加會在2019年以后有更明顯的體現,對中國國內產能來說,這個變化將對其有所釋放。”王貴清說到。 雙反政策的取消將扭轉出口歐盟下跌勢頭,業內預計2019年將是歐盟光伏市場復興的一年,并在此后逐年上升。歐盟各國對光伏的政策亦有所變化,德國、法國、荷蘭、西班牙均表現出積極的態度。 德國規劃2020年光伏發電總裝機達到51.75GW。 荷蘭規劃2035年光伏裝機容量達20GW,西班牙計劃2050年實現100%可再生電力。 根據PV Infolink數據預測,2018年歐盟新增裝機將達到10GW,2019年接近11GW。
 2017-2020年歐盟新增裝機(GW),數據來源:PV Infolink
歐盟本土產能約只有4GW左右,產量1GW,而年新增裝機在10GW以上,光伏組件主要靠進口。 美國:重重關稅疊加下,怎么吃下每年10GW? 近來中美談判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談判期間,美國白宮發布了一份聲明,其中包括一項臨時措施,特朗普總統已同意在1月1日對中國制造的2000億美元產品的301條關稅保持在10%,而不是按計劃將其增加到25%。 10%的稅率將持續到談判期間的90天。這些課稅清單里包括了太陽能逆變器產品,太陽能光伏產品成為歷年貿易摩擦事件中的受影響方。 自2011年以來,美國對中國光伏產品先后發起了兩次雙反調查,2017年5月對全球光伏電池、組件發起保障措施調查,2017年8月,USTR發起301調查。由此,中國光伏產品需要面對美國的幾道關稅疊加:雙反+201+301。 重重關稅疊加之下,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光伏組件數量銳減,根據中國機電進出口商會(CCCME)數據,截至2018年9月,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光伏組件僅46MW。
 2014-今年1-9月組件出口數量(MW),數據來源:CCCME
一方面是嚴苛的關稅,另一方面是每年10GW以上的光伏裝機量。美國各州對光伏發展均持有不同程度的支持政策,如加州強制2020年后新建房屋安裝太陽能,2045年實現100%清潔能源供電。 根據彭博新能源預測,2018年美國新增光伏裝機將超過10GW,此后逐年增加,市場前景可期。而美國本土產能雖然有7GW,但目前僅有1GW多,相比10GW以上的年新增裝機,其組件產量缺口巨大。 印度及新興市場 與美國、歐盟一樣,印度于2018年即將進入10GW新增裝機“俱樂部”,在印度2022年實現100GW光伏裝機目標的“鞭策”下,未來兩年印度光伏市場還將進一步增長。 印度本土光伏組件產能在8GW左右,但產量僅約2.5GW,相比10GW的年新增裝機,其對組件的需求同樣巨大,主要靠進口。2017年中國出口到印度的光伏組件一度達到9.2GW。 但2017年1月,印度對全球進口光伏電池、組件發起保障措施調查,今年7月做出終裁,組件出口數量呈現下降趨勢,同比下滑48.3%。 除了歐盟、美國、印度等主要光伏市場外,墨西哥、澳大利亞、中東及北非等新興市場的逐年增長受到了行業的關注,對于受到“531新政”影響的國內光伏企業而言,海外市場的增長無疑緩解了國內市場下滑的壓力。
附:全球主要光伏國家歷年裝機數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