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國內市場降溫 光伏企業加速出海謀生 |
(時間:2018-11-9 10:44:00) |
近年來,我國光伏產業發展迅猛,但在面對嚴控建設規模、補貼退坡的新形勢下,國內光伏市場開始降溫,越來越多的光伏企業將目光再度轉向國際市場。然而,國際光伏市場貿易摩擦頻發。那么,我國光伏企業將如何“走出去”,開拓國際光伏市場? 日前,由中國光伏行業協會舉辦的2018年中國光伏海外投資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來自研究機構、金融保險機構、海外電力投資企業、光伏企業的代表,就光伏海外投資的熱點問題進行交流分析并做相關經驗分享,幫助企業了解海外投資環境,助力企業開拓海外光伏市場。 海外市場正成為重要增長點 近年來,國內光伏市場在相關產業政策的扶持下,發展勢頭強勁,已然成為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場。不過,今年5月,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531新政”),給原本發展迅猛的國內光伏市場踩上了“急剎車”。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王勃華表示,受國內新政及歐美貿易糾紛等因素影響,我國光伏市場規模縮減,骨干企業紛紛將業務重心轉向海外市場,不少光伏企業已經開始將電站開發業務、EPC業務、電站運營服務業務、儲能業務拓展到海外,積極參與到國際光伏產業鏈下游的業務競爭中去,正在掀起新一輪的走出去熱潮。 王勃華還表示,雖然我國光伏市場規模明顯下滑,但全球新增光伏裝機預計達90吉瓦以上,仍然屬于大概率事件,也就是說海外光伏裝機市場整體規模仍將繼續保持旺盛的發展態勢。尤其是中東地區、東南亞地區、亞洲地區等新興市場規模增長強勁,全球光伏市場去中心化趨勢正在持續走強。同時,隨著度電成本的下降,光伏發電在很多國家和地方已經成為較為經濟的能源形式,優勢十分明顯。 在彭博新能源分析師劉雨菁看來,得益于光伏產品價格下降和全球光伏需求逐年上漲、投資目的地多元化等因素影響,帶來我國光伏產品出口量不斷增長。 受多種因素影響和國內企業日益重視,海外市場正成為我國光伏行業的重要增長點。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光伏組件產量約為42吉瓦,出口量約為19吉瓦,同比增張25%以上;1-5月,電池片和組件出口總額為55.13億美元,同比增長21.2%。 中國國際投資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劉作章表示,目前我國已有3000多家光伏企業將觸角延伸到了海外市場。美國、歐洲、日本、韓國、印度以及中東地區有很廣闊的投資發展空間,未來前景一片大好。在“一帶一路”的大背景下,我國在貿易投資和境外合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比如制定貿易投資協定、自貿區建設協定、投資保護協定,“總而言之,海外投資是一個非常光明的方向。” 貿易摩擦仍在 隨著國內市場的萎縮,海外市場這塊蛋糕極具誘惑力,但是無論是歐美等傳統市場還是印度、東南亞等新興市場,貿易摩擦成為我國光伏企業走向國際市場所要面對的問題。 據了解,今年1月22日,美國政府正式公布對太陽能電池、組件的201條款決議,針對海外電池與組件進口課征30%的關稅。3月,美國政府加強了對中國的貿易戰,發起“301調查”,對從我國進口商品加征關稅的規模不斷加大,我國的光伏產品再度“躺槍”。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歐美傳統市場貿易摩擦不斷、市場下滑,我國光伏企業紛紛把目光轉向印度以及拉美、非洲、中東等新興市場。但是,在新興市場開拓也并非一帆風順。 7月16日,印度光伏保障措施案作出裁決,印度貿易救濟總局建議以首年25%、次年上半年20%、下半年15%的稅率,對進口電池片及組件征收兩年的保障措施稅。中國和馬來西亞成為印度此次征稅的主要“針對”對象。 提升整體實力開拓海外市場 如何更好地開拓國際市場?與會代表表示,瞄準海外的我國光伏企業在開拓市場時,需要因地制宜,深入了解當地市場的氣候特點、政治局勢、法律法規、產業配套情況等諸多因素,同時在產品、技術、質量、服務和品牌、管理等方面要過關,以便更好地“走出去”。 “在‘走出去’的過程中,企業無可避免會遇到政策、文化、融資、法律、稅務等各方面與國內存在巨大差異的問題。這需要我們加快技術創新和升級,提升自主創新能力,規范市場發展環境,提高產品質量水平,大力開拓多樣化的國內市場和多元化的國際市場,以實現產業健康、理性發展。”王勃華說。 浙江正泰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海外項目副總裁唐毅說:“光伏企業‘走出去’核心挑戰在哪里?第一,信息不對稱;第二,對整個國際團隊的管理。因此,我們要做當地化、國際化、專業化,實現信息對稱和團隊管理的需要。”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胡潤青表示:“我國光伏企業應了解各國的政策,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是管理方面,包括規劃、目標還有管理的程序;另一方面是財稅激勵政策。財稅政策根據各個國家情況不一樣,優惠的方法是不一樣的,包括對美國所得稅減免、稅收抵扣和歐洲碳稅、能源稅等政策,要多加了解。” 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戰略部總監夏愛民表示:“光伏‘走出去’要實現產品技術、方案品牌全升級,從原來的價格戰走向發展差異化品牌。同時,光伏民企要與國企共同‘走出去’,民企要做好產品,國企有自身的海外優勢,如中國電投,中廣投這些公司,在海外有資源、有平臺、有開發融資渠道,雙方合作能實現整個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提升和掌控。”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價值鏈發展總監曾義說:“面對更加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環境,我國光伏企業‘走出去’,一方面要適應不同的競爭環境和投資環境,另一方面上下游能夠更加緊密的合作,要更多地從合作當中受益。” 我國光伏企業“走出去”的機遇與挑戰并存。對此,與會代表表示,我國光伏企業出海謀生需要苦練內功,發揮市場、技術和全產業鏈協作的優勢,同時要注重企業間的抱團協作,提高行業整體實力,加速開拓海外市場。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