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海寧發展智能光伏多項技術突破世界紀錄 |
(時間:2018-10-25 10:57:12) |
“你看,這兩塊電池片一模一樣,里面卻是大有不同。”晶科能源研究院博士研究員張林興奮地說,“這幾年,我們一直與數家國際頂尖的科研機構保持合作,共同開發電池的鈍化接觸技術。現在,我們又把單晶電池的轉化率提升了1%,研發出了業內最先進的可量產N型高效電池技術,甚至還有望實現電池0衰減。”據了解,此前,在P型電池領域,晶科能源已在多晶硅電池、單晶硅電池、多晶硅組件、單晶硅組件等多項產品技術上,持續突破和保持世界紀錄。今年5月,企業高效P型單晶PERC電池轉換效率高達23.95%,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并獲“國字號”質量檢測中心測試認證。 小小電池片的一系列質變背后,是海寧市委市政府深化工業強市建設、加快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掀起的一場“品質智造”革命。海寧提出,以“品位、質量、智能、創造”為內涵,推動產業邁向高中端、企業走向高效益、產品轉向高品質、平臺趨向高能級,率先建成具有海寧特色的現代制造業產業體系,打造全省“品質智造”標桿市、示范市。作為國家首批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示范區、浙江省縣域規模最大的光伏行業集聚區之一,海寧擁有光伏電池片產能2.9GW,組件產能3GW,占浙江省產能的25%。“品質智造”,就從光伏產業率先發力。 向國際要技術。全球第一大光伏制造商晶科能源,近3年累計投入10億元用于研發,旗下晶科能源研究院前不久成為嘉興地區唯一的新能源領域“省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與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新南威爾士大學等十多家高校及科研機構深度合作項目7個,其中十余項新技術已應用于51個量產產品,依托產品創新,晶科能源出貨量多年穩居全球第一。以晶科能源為代表,去年海寧光伏產業R&D經費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達2.14%,新產品產值率高達77%。 借智能提效率。正泰新能源的電池生產車間,最近來了一群24小時不休的“質檢員”。裝上人工智能“大腦”的質檢機器快速吞吐電池片,可做到單晶、多晶電池片EL缺陷的毫秒級自動判定,識別隱裂、黑斑等20余種瑕疵。顯示紅燈后,瑕疵品會被機械臂挑到專門位置。“質檢速度為人工兩倍,檢驗準確率有望提升到99.97%。”企業信息管理系統應用主管劉加保說。列為浙江省首批“兩化”深度融合國家綜合性示范區以來,海寧“兩化”融合指數排名已由2014年全省第20位躍升至2017年全省第8位,嘗到甜頭的正泰新能源等一批光伏企業不斷加快智能改造和提升。 搭平臺升能級。在海寧袁花,規劃總面積3.4平方公里的陽光科技小鎮正在崛起。去年正式列入省級特色小鎮第 三批創建名單,小鎮以光伏、光熱、光電高端制造為主導,以“陽光科創+智造應用”為主線,以“三區三廊”為布局,致力于打造成為全省高端裝備制造的新引擎。在去年累計完成投資21億元的基礎上,小鎮今年前三季度已啟動項目15個,完成投資7.68億元。當前,正穩步推進浙江省特別重大產業項目——晶科能源雙倍增項目以及一批眾創空間項目建設。小鎮核心區塊眾創空間項目也已確定意向入駐企業30余家。在模式創新上,海寧陽光科技小鎮產業基金也已配套設立,基金集聚政府、國資及社會資本,首期10億元于今年4月到位。 質變,也反映在海寧光伏產業多項主要經濟指標上。數據顯示,去年海寧全市光伏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已達20家,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178.92億元,同比增長12.6%;實現利稅總量14.54億元;實現利潤總額6.29億元。光伏產業的規上工業總產值、利稅總量和利潤總額,均位居浙江省前列。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