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江蘇海門推行光伏扶貧 助農長效增收 |
(時間:2018-10-18 10:45:43) |
去年下半年以來,海門借鑒國務院扶貧辦精準扶貧的成功實踐,利用國家清潔能源補貼政策,實施產業扶貧。截至上月底,建成296座光伏扶貧電站,安裝總容量1500余千瓦,目前全部發電并網。 光伏發電,為扶貧注入新思路 光伏扶貧作為近年國家“十大精準扶貧工程”之一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實施,國家發改委、扶貧辦等多部門聯合出臺《關于光伏發電扶貧工作意見》,為光伏扶貧健康推進提供政策保障。 海門市在探索實施過程中,采取建設光伏電站,通過發電售電以及享受國家發電補貼形式,為建檔立卡農戶增加資產性收入。光伏電站建設為兩種形式:一種是在低收入戶家的屋頂直接安裝光伏電站,共建設273座,收益直接到戶;一種是集中建設村級扶貧電站,共建設23座(其中村部屋面20座,鎮公共屋面3座),通過統一分配發電收益形式實現低收入戶增收。 光伏發電投資回報率較高,一次投資,長期受益,特別適宜扶持“失能”“弱能”貧困戶。可實現扶貧開發由“輸血式”向“造血式”轉變,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中起到積極作用。 政策扶持,為脫貧增添新保障 光伏扶貧作為一項新的扶貧路徑,海門市制定具體實施辦法,出臺配套扶持政策,保障了光伏扶貧項目的順利實施。 海門市扶貧開發協會與市扶貧辦聯合發文,要求各區鎮根據光伏電站的安裝條件,摸排調查需要安裝且能安裝光伏電站的建檔立卡農戶數量,然后分期分批實施。 建設光伏電站,每戶安裝容量為3-4千瓦,每村為26-30千瓦,安裝費用每瓦5.5-8元,采取“農戶貸款+村級自籌+企業贊助+協會補助”模式落實安裝費用。 海門市扶貧開發協會區分具體情況給予安裝費補助:對通過貸款安裝電站的農戶實行分年度補助幫助還貸每年補助4800元;對不具備貸款條件及特殊困難的農戶實行21600元一次性補助;對房屋不能安裝電站的農戶,由村經濟合作社利用村部屋面安裝電站,給予20萬元全額補助。 光伏安裝企業為農戶貸款擔保并全額貼息,共36萬余元。 今年,在余東鎮探索多村合作開發模式,由鎮農經服務中心牽頭,各村經濟合作社共同投入,利用鎮、村公共屋面及地面車棚棚頂、倉庫庫頂安裝光伏電站,所得發電收益除留取一定比例作為電站保修期外的維修基金外,其余按投資份額分配,村經濟合作社分配所得用于村內扶貧事業。 效益初顯,為小康擘畫新明天 光伏扶貧項目切切實實增加低收入戶的收入,給了他們改善生活的希望,鋪就了低收入戶脫貧的“光明之路”。 光伏電站全部使用前三年出貨量前四位的太陽能組件和連續三年通過國家工信部檢驗合格的戶用逆變器,對全部設備實行5年投保、10年質保,確保電站壽命20年以上,使建檔立卡農戶獲得長期穩定的發電收入。 海門市296個光伏扶貧電站全部安裝完畢且發電并網后,一年發電收入在140萬元以上,每月每戶發電收入200元、每村2000元左右,全市661個建檔立卡農戶享受“陽光紅利”。 光伏扶貧不僅是產業扶貧的中堅力量,更可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能夠成為海門精準扶貧的一顆明珠,照亮低收入群體脫貧致富之路,為高質量建設“強富美高”新海門擘畫新明天。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