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光伏產業曙光初現 警惕落后產能復蘇 |
(時間:2018-10-16 8:44:08) |
10月31日,東方日升三季報發布,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2.71億元,同比增長78.9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086萬元。至此,光伏產業26家上市公司三季報全部披露,業績普遍向好。 行業回暖 今年3月18日,我國最大的光伏太陽能企業無錫尚德走向破產,其債權銀行聯合向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遞交破產重整申請。截至2月底,包括工行、農行、中行等在內的9家債權銀行對無錫尚德的本外幣授信余額折合人民幣已達到71億元。一時間,業界對光伏產業的前景論調幾乎跌入冰點。 對此,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措施施救。7月31日,財政部發出《關于分布式光伏發電實行按照電量補貼政策等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對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按電量給予補貼,補貼資金通過電網企業轉付給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單位。 10月,國家財政部與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通知,從2013年10月1日起到2015年12月31日,對納稅人銷售自產的利用太陽能生產的電力產品,實行增值稅即征即退50%的政策。 而更大的利好來自于歐盟“雙反”轉機。8月7日,歐盟委員會發布公告,就對華光伏產品反補貼調查做出初裁:不對產自中國的太陽能產品采取臨時性反補貼措施;歐委會將在今年底12月5日一并公布反傾銷與反補貼調查的終裁結果。 隨著中歐“雙反”的和解以及國內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臺,光伏產業探底回暖。 三季報顯示,江蘇陽光成功扭虧,前三季度利潤5373萬元。另一家海潤光伏前三季度虧損,但也實現了三季度單季扭虧。向日葵前三季度凈利潤3166.61萬元,同比增長123.83%,東方日升三季度單季實現營業收入3.80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023萬元。 據Wind資訊數據顯示,前三季度A股26家光伏企業合計實現了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近16億元,均值為6108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約95%。 艱難的自救 在整體環境利好的背景下,光伏企業同時開展了艱難的自救,剝離不良資產就是其中之一。 天威保變10月29日發布2013年三季報,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8.8億元,同比增加84.08%;但是虧損進一步加大,財報顯示,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2.02億元,并且預計本年度虧損。為扭虧,公司擬與大股東保定天威集團有限公司進行資產置換。天威保變置換出的資產皆為處于大幅虧損狀態的新能源資產,而大股東注入的資產則為輸變電資產。此次置出資產的評估值合計為約10億元,置入資產的評估值合計為約9.3億元,兩部分資產價值相差7000多萬元,由天威集團以現金補足。 另一家光伏企業光電股份同樣用剝離的方式以圖脫困。今年4月份,光電股份將旗下光伏太陽能業務天達公司87.92%股權賣給控股股東,并且獲得了8710萬元的轉讓款。光電股份今年上半年的業績對比去年同期,也因此扭虧為盈。 分析人士指出,由于國內及亞太新興市場需求的逐步增長,目前光伏全行業景氣度雖然已經筑底回暖。不過,由于產業鏈傳導效應存在滯后,這股暖流傳導到最上游的環節尚需時日。 警惕落后產能復蘇 在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會長李河君看來,大環境趨好的情勢下,尤其要警惕落后產能借機復蘇。 太陽能光伏產業目前分為多晶硅和薄膜兩大類。由于生產晶硅過程高耗能、高污染,生產成本低,曾被業內稱為“幾個做鞋的攢在一起就可以開一個廠子”。而薄膜技術提高很快,電能轉化率已經與多晶硅不相上下,生產過程零污染,是真正的清潔能源。事實上,歐美雙反主要針對的是多晶硅產品。 光伏產業興盛的2009年,浙江省某市規劃光伏產業園,政府有關人員找到當地做小商品、紡織等各方人士,游說他們投資光伏產業。“租個廠房。買條生產線就可開工生產,市場好的時候,一年時間收回成本。”諸如此類缺乏技術底蘊、倉促上馬意圖賺快錢的現象并不少見。李河君認為,“我國有不少多晶硅生產企業沒有核心技術,處于初級加工階段,我估計50%、60%甚至更高的產能會被淘汰掉。”如果這些企業借機復蘇,對于整個太陽能光伏產業的健康發展并不是好事。 李河君早在2009年就預感到光伏行業的劇變。他介紹,光伏產業新能源行業產能全球每年有30%以上的增長,但是因為我國產能遠遠高于這個速度,最高有200%的增長,導致全國各地太陽能產業園遍地開花,一些落后產能加劇了整個行業的頹勢。太陽能光伏行業高速發展之后對于落后產能的淘汰、結構調整和升級,既是產業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國家大力提倡的。太陽能光伏作為一個朝陽產業,只有鍛造核心競爭力,才能真正迎來行業的春天。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