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一直致力于加大對基礎設施項目的資金投入與智力支持,以此加速全球能源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進程。隨著G20全球投資指導原則的達成,國際貿易和投資有望獲得恢復性增長。同時,這也為促進世界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包容增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為了加強各國在基礎設施建設上的互聯互通,我認為G20各國首先需要在政治上取得高度一致,從而消除各方面的壁壘。其次是要加強政府、企業界和學界的不斷溝通,要使得更多的人認識到‘互聯互通’能夠給各國經濟發展帶來的好處。”B20基礎設施工作組主席、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國機集團”)董事長任洪斌表示。 作為此次G20峰會的重要配套活動,B20基礎設施工作組還向20國集團峰會提交了五條縮小基建缺口的建議--即增加項目儲備,特別是增加可融資性強的高質量項目儲備;完善監管環境,吸引更多的長期基礎設施投資;發揮多邊銀行和多邊開發組織對于撬動民間投資的催化作用;采取新技術提高基礎設施建設效能,構建可持續的、面向未來的基礎設施建設;增強區域、國家間乃至全球的基礎設施建設的互聯互通。 基礎設施建設最基本的屬性就是要解決民眾用電、用水等需求。然而,在非洲以及某些“一帶一路”國家,由于基礎設施的陳舊,自然條件的限制,很多地區依然處于沒有電的狀態,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最大阻礙。 以國機集團新能源實施主體--蘇美達能源為例,早在2015年初其在巴基斯坦Punjab省的1.25MW光伏電站成功并網發電。當地充沛的光照使得該光伏電站每年發電量達到1745000千瓦時,這不僅可以滿足當地110個村落住戶的日常用電需求外加一部分輔助電力系統的用電需求,同時每年還可以節省二氧化碳排放1580噸。今年7月,蘇美達能源與德國企業合資成立的光伏企業GlobalSolarCo.Ltd在土耳其小鎮伊斯帕爾塔建設的4.71MW光伏電站正式并網發電。該項目占地8公頃,總計18500片高效光伏組件均由蘇美達能源旗下輝倫太陽(PhonoSolar)能提供。項目投產后,預計年均發電量可達到750萬千瓦時,足以滿足大約2500戶四口之家家庭的用電需求,相當于減少了3000噸二氧化碳排放量。 江蘇蘇美達集團有限公司(SUMEC)成立于1978年,是世界500強企業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SINOMACH)的重要成員企業。公司成長和崛起于中國改革開放和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之中,經過30多年的發展,已成為專注于貿易與服務、工程承包、投資發展三大領域的國際化、多元化現代制造服務業集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