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廣東省圓滿完成國家“十二五”節能任務 |
(時間:2016-6-8 8:33:27) |
“十二五”期間,全省單位GDP能耗和工業增加值能耗累計分別下降20.98%和34.94%,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十二五”期間單位GDP能耗下降18%、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21%的目標任務。 我省納入國家萬企的企業在2011—2015年累計實現節能量1662.1萬噸標準煤,超出國家下達我省“十二五”萬企節能量總目標任務8.6個百分點,超額完成全省“十二五”萬企目標任務。 “十二五”累計淘汰煉鋼378.9萬噸、水泥4026.5萬噸、平板玻璃1781.5萬重量箱、造紙176.14萬噸、制革200萬標張、印染52406萬米,淘汰落后和過剩產能提前一年完成國家下達的目標任務。電力、交通等重點領域均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節能減排任務。 “十二五”期間,全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委、省政府關于節能循環經濟工作的政策部署,有力推動各項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省經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我省過去五年著力完善節能政策法規標準體系、推動節能技術裝備推廣應用、促進企業清潔生產、力推園區循環化改造、構建綠色保障體系等工作,順利完成國家下達給我省的“十二五”單位GDP能耗下降18%的約束性目標任務。 完善綠色保障體系▶▶166企業實現能耗在線監測 “十二五”期間,我省先后出臺了《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辦法》、《廣東省環境保護條例》(修訂)、《廣東省民用建筑節能條例》、《廣東省“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十二五”節能規劃》、《“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規劃》、《關于促進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法規規劃;批準發布74項節能減排地方標準、賓館商場和塑料注塑制品等2個行業能耗限額。 進一步健全節能管理、統計、監測、考核、監察體系。成立由省長朱小丹任組長的省應對氣候變化及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推進全省節能減排低碳工作。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均成立了節能管理和能源統計機構,95%的地級以上市設立了節能監察機構。建立起省市企業三級能源管理中心平臺,166家企業實現能耗在線監測,全省2840家重點用能單位能源利用狀況情況實現網上季度報送。每年組織對各地級以上市政府和國家萬家企業節能目標責任考核,嚴格落實節能獎懲制度。省市縣聯動每年對超過1000家企業開展節能監察,定期通報監察結果,督促企業落實整改。 提升電機能效▶▶實現年節電60億千瓦時 省經信委節能與循環經濟處相關負責人透露,“十二五”期間,我省積極發揮政府資金對企業節能技術改造及落后設備淘汰更新的引導作用,2011—2015年累計安排省節能降耗專項資金13億元,支持節能技術改造項目355個,實現節能量71.5萬噸標準煤。 其中,電機能效提升及注塑機節能改造是重點之一。省財政安排9.458億元支持電機能效提升項目,廣州等13個市安排了本級財政配套支持,省市縣三級財政安排資金超過18億元。全省各地先后開展各類電機能效提升培訓260余期,培訓人數近3萬人。截至2015年底,全省累計完成電機能效提升1214萬千瓦、注塑機節能改造13689臺(40萬千瓦),可實現年節電約60億千瓦時,超額完成1000萬千瓦電機能效提升和1萬臺注塑機節能改造的目標任務。 為了擴大節能產品推廣范圍,廣東還向國家推薦15批203家企業11495個型號節能家電及工業產品納入國家惠民工程目錄,累計推廣節能家電、機電產品3500多萬臺。 此外,通過定期發布節能技術裝備推薦目錄,先后向社會發布省重點節能技術、設備(產品)推薦目錄五批74項,并將目錄內節能技術示范應用項目納入省節能降耗專項資金支持范圍。 大力發展清潔生產▶▶6979家企業完成審核 清潔生產、合理利用資源是工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笆濉逼陂g,我省清潔生產發展迅速。 省委、省政府及省經信委等相關部門通過取消清潔生產服務單位備案管理,全面放開服務市場,強化目標責任考核,扶持清潔生產技術改造項目,持續推進“粵港清潔生產伙伴”標志計劃。全省五年來共6979家企業完成清潔生產審核。 這些生產企業實施清潔生產方案188766個,清潔生產總投入為317億元,實現年經濟效益220億元,削減COD產生量8.4萬噸,削減氨氮產生量5414噸,削減二氧化硫產生量8.4萬噸,削減氮氧化物產生量7.1萬噸,削減二氧化碳產生量957.6萬噸。 推進循環發展▶▶試點基地競相涌現 經過五年的努力和發展,循環發展的理念已經在南粵大地生根發芽。 截至2015年底,全省已擁有各類國家級循環經濟試點示范單位35個、省級循環經濟試點示范單位250個。“十二五”期間,我省評出2批省級循環化改造試點園區33家,三批廣東省循環經濟工業園21家,四批省市共建循環經濟產業基地28家。 同期,深圳、東莞、韶關、梅州4個市創建國家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城市,廣州、湛江、羅定、廣寧4個市(縣)創建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城市(縣),廣州、深圳、東莞、佛山4個市創建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城市。經省政府同意,出臺《加快省產業轉移工業園分布式光伏發電推廣應用工作實施方案》,江門產業轉移園29.6兆瓦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獲得2016年省專項資金支持1480萬元。 統籌推進▶▶非工領域節能成效顯著 在推動工業領域節能的同時,建筑、交通、公共機構等非工重點領域節能工作也取得了顯著成效。 建筑領域全省新建建筑設計階段和竣工驗收階段的節能標準執行率達到100%,累計建成節能建筑超過6.2億平方米。全省綠色建筑評價標識項目建筑面積6977萬平方米,認定綠色建筑項目建筑面積1127萬平方米,綠色建筑面積位居全國前列。累計完成既有建筑節能改造超過2050萬平方米,較“十一五”期末增長285%;全省累計新增太陽能光熱建筑應用面積5202萬平方米,較“十一五”期末增長309%;新增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裝機容量586兆瓦,較“十一五”期末增長250%。 交通領域全省天然氣車超過4萬輛,新能源(電動)車2.86萬輛,基本完成全省大型集裝箱碼頭“油改電”,獲批中央交通運輸節能減排專項補助項目34個,實施綠色交通“1城2港3路”示范及一批天然氣綠色運輸裝備等區域性主題性試點項目。與世界銀行合作,在全國道路貨運行業實施首個節能減排示范項目——廣東綠色貨運示范項目。開展實施全國水路運輸結構調整示范項目——大宗貨物北江綠色運輸示范項目,協調引導珠三角區域大宗貨物向水運通道轉移。 公共機構領域69家單位建成國家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建成省級節能節能型示范高校46所、節能型醫院30家。實施公共機構既有建筑節能改造2062萬平方米,推廣高效照明產品365.40萬只。2015年人均綜合能耗、單位建筑面積能耗、人均水耗比2010年分別下降15.68%、31.24%和14.57%,較好地完成了國家和我省“十二五”節能目標。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