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廣交會”昨天開幕。在此前的廣交會新聞發布會上,主辦方就曾表示,會緊貼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優先邀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采購商,積極推進“智慧廣交會”建設和“綠色廣交會”的建設。我們知道,有著“中國第一展”美譽的廣交會,素有中國外貿的“晴雨表”和“風向標”之稱,開幕第一天,這張晴雨表呈現的是晴還是雨呢?展會的情況怎么樣呢?
從籌備廣交會開幕的那幾天開始,在廣交會場館門口,站著許多舉著卡牌應聘交易會翻譯兼職的在校學生們。他們告訴記者,今年求兼職情況不太理想。
在第一天,場館內人流量確實不如往屆。有參展商表示,還有很多客商沒有到,第二天第三天客商總量會大一些。
廣交會創辦58年,一直是中國外貿的風向標和晴雨表。中國對外貿易中心副主任、廣交會新聞發言人徐兵表示,本次到會海外采購客商人數小幅下降,成交情況總體不容樂觀,反映出當前外貿形勢依然嚴峻。
徐兵指出,當前我國外貿形勢非常復雜,下行壓力也非常大,普遍認為傳統優勢正在弱化,但新的競爭優勢還沒有完全的形成。
但是他強調,在商務部的支持下,本屆廣交會進一步加大了招商力度。
他強調,本屆廣交會招商工作緊貼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優先開展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采購商邀請。多層次、立體化搭建廣交會國際社交媒體圈,通過全球知名搜索引擎優化廣交會精準再營銷,實現重點地區精準招商。
徐兵表示,在本屆廣交會,有不少一帶一路新的國家和地區參與進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118屆廣交會也有一些新的國家和地區來參展,比如烏克蘭、約旦,有一些新的企業到廣交會的國際展區。
面對較冷的宏觀經濟環境,很多企業方心態穩定,并嘗試通過技術、品牌以及獨立知識產權的布局,提升產品品質,進而占有市場。
建材展區宏宇陶瓷出口總經理伍劍鋒表示,因為經濟不可能一直往上漲,但90%都是自有品牌出口,有省級研發中心,有接近200個專利。
在家用電器展區,聚集了很多國外客商,一位俄羅斯客商表示,俄羅斯內需正在逐步釋放,他們看好中國產品。
企業方表示,中國制造在中東、非洲、東南亞、南美這些發展中市場已經得到了很大認可,國際國內以及自身都存在多重利好,趨勢應該是向上的,市場份額也有望進一步提升。
企業方介紹稱,日本企業像東芝、松下在傳統家電渠道比較強。現在下滑了,將會釋放一部分市場份額出來,歐洲伊萊克斯,美國GE、惠而浦,同樣也釋放了一些采購、制造的需求和市場。前幾年,中國給他們制造的主要是很低端的產品,而這幾年則相反,中國企業的技術水平、包括產品的設計能力都顯著提升,他們慢慢把高端市場也釋放出來,到中國來采購,這也促成中國制造的市場份額有一些提升。
他們表示,今年將更重視通過定制化的服務,拓展新興市場,比如中東、非洲、亞太的東南亞這一塊,針對客戶需求專門定制產品。
在傳統白電市場,就涌現出一系列的特殊定制需求,比如伊拉克的產品,他們需要兩門的大箱,里面的蒸發器不是內置蒸發器,他們是外置的。
不難看出,本屆廣交會,已經浮現出鮮明的“一帶一路”印記,沿線的采購商占到進口展區參展企業總數的近六成,可以說非常活躍。盡管,世界經濟的大環境似乎給廣交會吹來一絲“寒風”,前三季度中國外貿遇“冷”,有分析認為,今年廣交會的參展商和成交額,可能會雙雙下降,但一天下來,不少參展商表示對長期前景表示樂觀。
而通過昨天的實際情況,本屆廣交會的中國企業,能夠從容應對外貿“倒春寒”,正在努力改變以往靠低價取勝的方向,轉向靠質量、技術贏得國際市場。根據主辦發此前的介紹,本屆廣交會將圍繞智能家電趨勢、“互聯網+”營銷、貿易風險管理、設計創新等熱點,舉辦超過60場各類會議論壇活動,中國之聲也將繼續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