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合肥推動節能降耗 “十二五”目標 |
(時間:2014-2-24 9:13:45) |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產業升級轉型,不僅要做好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加法”,也要做好淘汰落后產能等的“減法”。記者從市經信委獲悉,截至2013年底,我市單位GDP能耗比2010年累計下降13%左右,已完成“十二五”總體節能目標的75%左右,超過序時進度15個百分點。 淘汰落后產能任務提前完成 水泥行業、造紙行業等不僅是耗能大戶,同時也容易產生較大污染。去年工信部公布了造紙行業淘汰落后產能計劃,全國范圍內造紙行業涉及274家企業,共需淘汰621.06萬噸造紙產能。我市合肥金鐘紙業股份有限公司就在此次計劃中,需淘汰22.6萬噸產能。 記者了解到,截至去年底,我市共淘汰水泥行業落后產能4萬噸,造紙行業落后產能28.6萬噸,全面完成了工信部下達的淘汰落后產能任務。不僅如此,我市還自我加壓,將6戶粉磨企業共115.5萬噸產能、1戶造紙企業1.2萬噸產能納入淘汰計劃并實現全部停產。 按照目前國家淘汰落后產能標準,至2013年底,我市已提前兩年完成“十二五”淘汰落后產能工作。 以獎代補鼓勵企業節能 除淘汰落后產能外,通過技術改造實現節能降耗也是一條重要的發展路徑。 去年,我市對《關于承接產業轉移加快新型工業化發展的若干政策》進行了修訂和完善,對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的扶持范圍由工業企業擴大到全社會,規定對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的節能技改項目,工業項目竣工實施后年節能量達到500噸(含500噸)標準煤以上的、工業以外項目竣工實施后年節能量達到100噸(含100 噸)標準煤以上的,按每噸標準煤200元給予獎勵。2013年度共支持項目8個,其中工業5個、商業3個,共獎勵資金112萬元。 通過推廣工業企業清潔生產,企業在降低污染物排放的同時,也獲得較好的收益。2013年全年共有63戶工業企業通過清潔生產評估驗收,企業共投入資金8.4 億元,年可創效1.96億元,節約標準煤6.4萬噸,減排COD175噸、二氧化硫2251噸、粉塵0.99噸、廢水10萬噸、固體廢棄物14.6萬噸。與此同時,每個通過驗收的工業企業還得到10萬元獎勵。 各個領域節能全面開花 節能是全社會的事,不僅要在工業領域發力,建筑、交通、商業等各個領域也都成為節能的重要陣地。 建筑節能領域,我市發布實施了《合肥市居住建筑節能65%設計標準實施細則》和《合肥市公共建筑節能65%設計標準實施細則》,17個大型公共建筑和政府辦公建筑143.7萬平方米建筑面積通過審查;在保障房項目上,我市出臺相關規定要求新建保障房項目必須統一安裝太陽能熱水系統,進一步推廣清潔能源。據統計,去年我市新建建筑節能50%設計標準執行率100%,施工執行率100%,新型墻體材料使用比例超過85%,水泥散裝率達到83.43%,新增綠色建筑面積195萬平方米。 交通領域,全行業營運客貨車輛單位運輸周轉量能耗下降了1.2%,新增客貨、出租車燃油消耗限值100%達標,出租汽車油改氣達96%以上。此外,全年還淘汰老舊車輛、黃標車、船舶3603輛,進一步推動交通行業節能降耗。 商業及旅游領域,合肥百貨大樓、商之都等大型商貿企業已經實施合同能源管理,國家出臺的節能產品惠民政策也不斷走入市民家中。重點旅游單位減少一次性用品使用、 “文明餐桌”等活動,在抑制不合理消費的同時,在全社會掀起一股股“節能風”。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