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日前出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意見的實施意見,勾畫出全省加快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藍圖,努力實現節能環保產業產值年均增速15%的目標,達到全國平均水平。
我省資源能源利用效率較低,環保欠賬多,生態保護任務重,節能環保產業起點低、規模小,科技水平相對較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有利于我省產業升級,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解決高耗能、高排放問題,推動群眾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加快向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向轉變。
實施意見確定了加快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四大政策方向:一是扶持在國內市場具有較大影響力的節能環保產業進一步做強做大,拓展全國乃至國際市場,支持其“走出去”。二是對于優勢不明顯、競爭力不強的節能環保產業,有針對性地進行科技研發,提升產品科技水平和市場占有率。三是對于有一定產業基礎、市場前景比較好的節能環保行業,組建工程技術中心和產業孵化園,培育相應的節能環保企業。四是對于沒有產業基礎、市場需求較大的節能環保行業,采取“引進來”的辦法,作為招商引資的重點領域,高起點引進國內和國際知名節能環保產業集團在我省投資興業。
實施意見提出的我省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總體目標是,加強科技創新和產業化,通過引進消化和再創新,努力提高我省節能環保裝備水平和產品整體質量,節能環保產業明顯改觀。在高效煤粉鍋爐、高效節能電機、高效太陽能熱水器等領域形成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技術、裝備和產品,部分關鍵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形成以大型骨干企業為龍頭、中小企業配套、節能環保產業示范基地支撐的產業良性發展格局;具體指標是建設1至2家技術先進、配套健全、發展規范的省級節能環保產業示范基地,培育20至30戶年產值在億元以上的節能環保技術創新型骨干企業,培育5至8戶年產值在10億元以上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國內有影響力的龍頭企業,培育1至2戶年產值在50億元以上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名牌企業。節能環保產業產值年均增速15%,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到2015年,總產值達到500億元,占全國總產值的1%左右。到2020年,總產值達到1000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