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以“共建氫能迭代階梯”為主題的2023勢銀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年會在浙江寧波召開,會上發布了《2023勢銀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年度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藍皮書對氫能制儲運加和氫應用產業全鏈條進行系統分析,從市場、技術、政策、供應鏈、產品和應用等方面綜合展示一年來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的新態勢、新進展。

《2023勢銀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年度藍皮書》發布

《2023勢銀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年度藍皮書》封面
藍皮書顯示,氫能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重點發展方向,在即將過去的2023年,在綠氫方面無論是技術產品迭代還是供應鏈和市場方面都得到了高質高速發展。
從全球綠氫市場來看,截至2023年10月,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項目共計742GW,規模占比89.8%,數量占比63.8%;已運營項目中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數量占比42%;在建和可研項目的比例增至75%。可以看出,“可再生能源制氫”已成為全球綠氫創新轉型的新動能。

全球電解水制氫項目電力來源(%)
就在中國國內綠氫市場來看,截至2023年10月31日,全國已有291個項目運行、在建和規劃的綠氫項目,基本實現覆蓋全國。目前已披露的綠氫產能總量達405萬噸/年,產能集中于內蒙古、河北、新疆、甘肅等西北地區。電解水制氫技術的高速發展對國內綠氫項目大規模落地提供了技術支撐,堿性電解槽在中國綠氫項目中的應用仍占絕對主流。預計到2030年,綠氫制備成本均具有與傳統氫源競爭的經濟性。

中國電解水制氫項目制氫設備應用情況
2023年,可明顯地看到,綠氫產業鏈在積極地向前推進,市場保持活躍,需求整體向好。從應用行業來看,氫氣消納主要集中在化工、鋼鐵、儲能和交通四大領域,且化工占大頭。
藍皮書顯示,在市場產能方面,藍皮書顯示,2023年國內電解槽企業產能已確認部分最新統計為11.5GW吉瓦,且2025年均有擴產計劃,保守預計2025年全國產能超40GW吉瓦。從根據2023年產能數據數據顯示看,隆基氫能產能規模位列第一,占比21.7%;從2025年規劃建設產能來看,隆基氫能產能仍“高舉高打”,穩列首位。

國內電解槽企業產能數據(GW)
據報告統計,2023年1月-12月中旬,電解水制氫已公開項目的中標規模超過800MW兆瓦,技術路線以ALK為主,規模占比約82%。通過對已具備量產產能的企業進行調研,截至12月中旬,中國2023年電解水制氫中標項目市場規模達934.89兆瓦MW,其中ALK項目占比高達83%,TOP3企業(隆基氫能、中船派瑞氫能和陽光氫能)市占率高達76%。其中,隆基氫能以24%的市場份額名列榜首,已公開中標項目包括大安風光制綠氫合成氨一體化項目、中廣核新能源寧東清潔能源制氫項目、鄂爾多斯市納日松40萬千瓦光伏制氫等項目。

2023年1月-12月中旬電解水制氫企業統計口徑-綠氫項目市場份額
此外,在ALK制氫裝備上,2022年堿槽新品的平均單槽最大產氫量為1006Nm³標準立方米/小時h,2023年Q1、Q2、Q3對應的平均單槽規模分別為1267標準立方米/小時Nm³/h、1300標準立方米/小時Nm³/h、1667標準立方米/小時Nm³/h,呈大標方趨勢。目前,國內已有8家企業宣布下線2000標準立方米/小時Nm³/h電解槽。2023年9月,隆基氫能再次刷新了國內已發布產品的最大單槽產氫量紀錄,達3000標準立方米/小時Nm³/h。

2022年和2023年ALK新品平均單槽規模對比
氫能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重點發展方向,可以看到,在即將過去的2023年,綠氫無論是技術產品迭代還是供應鏈和市場方面都得到了高質高速發展。此次藍皮書的發布,為推動全球氫能產業發展、促進產業鏈多方協同、多場景多環節創新突破提供更好的思路,啟發更多的思考,共創氫能的廣闊未來,助力實現全球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