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同此涼熱,氣候變化提出警示,敦促人類攜手共進開創新的未來;技術拓展格局,冷熱循環交替之間,綠色能源塑造全新的“雙碳”文明。
在松下能源(無錫)有限公司內,有一個區域與周邊廠房辦公區相比,看起來像一塊試驗田,數個銀色箱體罐體矗立在戶外,通過細密管道相連接。這就是松下在中國第一個冷熱電三聯供氫能示范項目。該示范項目采用松下5kW純氫能燃料電池產品,并以此為基礎設計了以氫燃料電池為主要供能方式、同時搭配太陽能發電系統及儲能系統的零碳建筑(Green House),并通過自主研發的EMS控制系統,協同3種不同供能方式,實現整個建筑能源使用的零碳排放。

松下冷熱電三聯供氫能示范項目
據悉,該項目由松下日本和中國團隊通力合作,在氫燃料電池供電供熱的基礎上,結合松下制冷技術,增加了冷熱交換功能,以此滿足不同地區不同氣候對冷熱的不同需求。2023年4月,5kW純氫燃料電池將在中國市場正式發售。
這塊小小“試驗田”關乎著人類生存的大課題。以氫能作為實現脫碳目標的長期方案之一,松下正在開展全時間段內,能夠穩定供給電力的實證實驗,無錫工廠正是其開端。松下在無錫的動作,也預示著中日“協創”的雙碳時代正在到來。
松下控股全球副總裁、集團中國東北亞總代表本間哲朗表示,“通過在中國首個氫能燃料電池綜合能源利用項目,松下希望能與更多國內外合作伙伴一起,探索氫能源相關的新商業模式。”
松下零碳建筑(Green House)
綠氫描繪潔凈的未來
一個可持續性的未來有賴于綠色和發展。作為碳排放大國,中國正和世界各國一道,加速邁入能源革命。
在中國,以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資源豐富,發展潛力較大。據波士頓咨詢公司(BCG)調研預測,2030年中國光伏和風電將分別上升到27%和21%;到2050年,火力發電將進一步減少到8%,光伏、風電和氫燃料發電機組將有非常大的增長。
中國新能源產業有著巨大市場和豐富賽道,但也面臨著不小的挑戰。光伏發電和風力發電受天氣和氣候變化影響較大,變電運輸、儲能和用電明顯存在不穩定性。如何超越不同維度的局限,形成多能互補?
氫能是一種理想的能量儲存介質,可以為多種能源之間的能量與物質轉換提供解決方案。綠氫是指通過風電、光電以及太陽熱能等可再生能源,用電解水制氫。當綠氫和氧氣進入到燃料電池后,在電堆發生化學反應,產生電和熱,整個過程可實現零排放、零污染、可持續。基于氫能燃料電池搭建起的綠色生態發電系統,不僅解決了清潔能源消納問題,更為風電光伏產業的高效發展拓展了空間。
松下冷熱電三聯供氫能示范項目
能源是百業之基,氫能產業關乎著一國的戰略安全與全人類的共同命運。2022年3月23日,國家發改委發布《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在產業定位中,氫能成為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氫能產業鏈相關環節也被納入國家戰略新興產業的范疇。
“氫能一定會為中國實現‘雙碳’目標做出重要貢獻。但是,我們只‘說’是沒有意義的。”2月24日,松下冷熱電三聯供氫能示范項目啟動儀式在江蘇無錫的松下能源(無錫)有限公司舉行。本間哲朗表示,本次示范項目的設立,意在向更多人展示及說明氫能如何發揮作用。未來,松下將在中國繼續與氫能產業鏈相關企業開展深入合作,共同拓展和豐富氫能應用場景。
松下冷熱電三聯供氫能示范項目啟動儀式
松下控股全球副總裁、集團中國東北亞總代表本間哲朗
雙碳時代松下在華的轉變
在可持續發展的大浪潮下,主要行業龍頭企業的示范引領作用至關重要。2022年1月,松下集團發布了集團全球環境愿景,力爭通過事業活動,到2050年完成世界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約1%,即3億噸的減排量。
“在中國的活動對實現(該目標)必不可少”。中國多措并舉全力推動碳達峰碳中和,而實現這一目標并非易事,松下希望以“綠智造 創未來”的發展理念助力中國“雙碳”目標實現。
松下“綠智造 創未來”發展理念
松下冷熱電三聯供氫能示范項目能為減碳做出多大貢獻?松下電器中國東北亞公司事業開發中心新能源推進室室長朱敬海給大家算了一筆賬:項目一年發電量可達35.04萬KWh,一年產生熱可達24.3872萬KW,這相當于一年節省火力發電標煤140.16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03噸。
在許多中國人印象里,松下是一家家電企業,但在中國家電事業僅占整體事業規模的35%。目前,松下在“健康智能住空間”“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智能制造”等三大方面發展事業,在新能源中的氫燃料電池領域,松下積累了20余年的經驗,通過技術創新及產品迭代不斷降低成本,推進產品更為廣泛的落地應用。
資料顯示,1999年松下開始研發固定式氫能燃料電池,2009年量產,2020年相關產品在東京奧運會的奧運村投入使用。迄今為止,松下已經銷售了20多萬臺天然氣改質型燃料電池,向日本和歐洲客戶提供安全、穩定、可靠的綠色能源。
2022年4月,日本滋賀縣草津燃料電池工廠實現了100%使用可再生能源的目標。工廠內搭載了共99臺松下氫能燃料電池,每臺5kW,工廠80%的用電全部由這組氫能燃料電池提供。這款于2021年10月推出的5kW純氫燃料電池具有能源利用率高、長達900000小時以上的壽命、可以多臺連結的特點。
據悉,落地無錫的氫能示范項目是日本草津工廠實證實驗的延續,采用了8臺5kW純氫能燃料電池產品。不僅如此,該氫能示范項目更進行了拓展——在充分利用氫能燃料電池發電同時發出的熱能的基礎上,還裝配了松下溴化鋰吸收式制冷機進行冷熱交換,在夏季可以供冷,冷熱電“三聯供”由此實現。
松下冷熱電三聯供氫能示范項目
隨著中國的社會、政府、各企業及社會不斷提升氫能的認知與關注,松下也將產品的研發生產和中國雙碳目標結合在一起,積極推進環境事業,為實現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做貢獻。
協力探索商業落地新模式
氫能儲能經濟性尚未顯現,但大規模、長周期場景下具備可行性。此次冷熱電三聯供氫能示范項目的啟動,標志著松下在中國的首個氫能燃料電池綜合能源利用項目正式運行,同時也展示了氫燃料電池應用的全新場景和模式。
中國具有超級大市場、豐富應用場景,以及彼此帶動促進的配套體系。中日在雙碳上的合作是一個既定的目標,其內涵與外延也可調整擴大。松下擁有中國市場需要的多項技術和多產品,所需要的是及時與中國市場結合。
據了解,此次松下氫能示范項目之所以選擇落戶無錫,是因為無錫在氫能領域集聚了數家優質龍頭企業,當地政府非常支持新能源產業。同時也考慮到氫能發電時產生的熱不僅可以提供給冬天的建筑取暖,還可以將水加熱,輸送到松下能源(無錫)有限公司的車間,那里恰好需要用熱水完成某一中間產品清洗的環節,由此大大提高了工廠綜合能源利用效率。
松下冷熱電三聯供氫能示范項目展示模型
氫能燃料電池不僅可以發電,產生的熱更能廣泛應用于工廠、商業樓宇、家庭等多種應用場景,構筑高效環保的分布式供熱供電體系。未來,松下有意摸索與燃料電池車(FCV)氫氣站合作等,全力普及該電池,希望充分發掘全球對工廠和辦公室太陽能電池板24小時替代品的需求。
國際更多企業以協創的方式,展開更為廣泛的合作,十分有利于氫能源的推廣。通過在中國市場不斷檢驗與反饋,產品、服務能夠更加深入到整個世界市場上。
當下,松下在廣泛的范圍之內尋找理想的合作伙伴。過去兩三年,團隊在中國接觸了各種各樣的行業,有些已經取得初步成果。2021年進博會上,松下發布了和中集安瑞科集團的合作項目,共同研發集裝箱式燃料電池一體化系統。該系統可根據需求擴充箱體數量,并且方便移動。正是在一步一步踏實有序推進過程中,松下為中國社會展示了氫能的作用。
松下布局中國市場已40余年,目前中國市場業務規模已達到1100億元,占松下全球業務28%,是僅次于日本母國的第二大市場。為了更好地深耕中國,深度發展,中國松下板塊業務正跟隨時代要求大幅調整。松下也在應對時代議題進程中,不斷刷新自我,重構核心競爭力。
“環境污染無法回避,我們現在認為解決能源問題至關重要。”通過事業努力為解決全球社會課題作出應有貢獻,這是松下集團面向變化時的根本思考,也是當下松下在中國的發力點。在獲得更多認可與支持之下,松下固定型氫燃料電池技術一定能在中國貢獻自身力量,本間哲朗稱,松下對此充滿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