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業發展模式優勢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以節能服務公司預先墊資的方式進行,通過減少客戶資金投入,降低用能單位節能改造顧慮,極大提升了用能單位節能改造意愿。對于用能單位,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具有以下優勢。

二、市場參與主體情況 為適應能源發展新形勢,抓住新的商業機遇,搶占新一輪產業發展制高點,各傳統能源企業紛紛加快向合同能源管理服務轉型的步伐,新能源企業紛紛延長各自的產業鏈、快速拓展其業務范圍,為未來的能源競爭和企業可持續發展提前布局。 合同能源管理的主要市場參與主體,大致歸納為能源公司、售電公司、服務公司和技術公司四類。典型的能源服務供應商主要有南方電網綜合能源有限公司、華電福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新奧泛能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協鑫智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遠景能源、阿里云等。

三、市場主體投資項目線 近年來,推廣合同能源管理已經成為我國政府推動節能減排、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措施,通過為客戶實施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節能服務公司迅速發展成為我國節能產業的一支新生力量。特別是自2010年以來,我國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支持合同能源管理和節能服務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有力推動了合同能源管理在中國的推廣和應用。根據中國節能協會節能服務產業委員會(EMCA)對874個合同能源管理項目進行的調查分析顯示,合同能源管理項目主要有以下十條項目線:

四、行業項目投資規模 節能服務公司是帶著資金、帶著技術,為用能單位提供一條龍節能服務的專業化公司,合同能源管理是其主要業務模式之一。2017年,節能服務公司實現的合同能源管理投資共計1113億元,比2005年的13.1億元增長了80多倍,形成相應的年節能能力3800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突破1億噸。節能服務產業在節約能源、提高能源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等方面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同時也為霧霾治理、應對氣候變化做出了積極的貢獻。結合國家政策規劃及市場發展情況,前瞻預測2018年全年其項目投資規模將增長至1167億元。

五、行業投資前景預測 在美國等發達國家,超過30%的節能項目都是通過EMC模式建造與營運的,而目前在國內,EMC模式剛起步不久,隨著十三五期間國家對節能環保益愈重視,合同能源管理行業有望迎來一波量質齊升的發展階段。預計未來五年將保持10%-20%的年均增速。 2017年,節能服務產業在政府、企業、行業協會等全社會共同努力下持續發展壯大,節能服務產業產值達4148億元,全國從事節能服務的企業6137家,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形成年節能能力超過3800萬噸標準煤,年減排二氧化碳能力突破1億噸,節能服務產業保持了良好發展勢頭。前瞻遠期預測,到2024年中國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投資規模將達到1555億元,年平均增長率在6%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