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中國核應急》白皮書發布 核電水平與世界同步 |
(時間:2016-1-29 8:43:28) |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天發表《中國的核應急》白皮書并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言人胡凱紅,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主任、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局長、國家核事故應急協調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許達哲,圍繞白皮書的發表、中國核能發展和核應急,介紹了情況并回答了記者提問。 技術水平與世界同步 “今天中國政府發表《中國的核應急》白皮書,這是中國在涉核領域發表的第一部白皮書。”胡凱紅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說:“中國是一個核能大國,始終致力于和平利用核能,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發展核電取得很大進展,目前中國在運、在建核電機組54臺,機組總數位居世界第三,近年來中國提出并實施‘一帶一路’倡議,推動核電走出去,為世界核能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近年來,我國核電發展勢頭強勁。許達哲說,截至目前,中國大陸運行的核電機組30臺,總裝機容量2831萬千瓦,在建的核電機組24臺,總裝機容量2672萬千瓦。2015年,批復建設的核電機組8臺,開工建設6臺,投入運行8臺,其中投入商業運行6臺。 “中國目前在建的核電機組在世界上是最多的。”許達哲表示,從技術水平來說,中國與世界核電大國技術發展是同步的。 四個步驟確保核電安全 對于“中國核電項目會不會加快批準建設步伐”的提問,許達哲說,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后,中國確實采取了相對的應對措施,在2011年至2014年這個階段,放緩了在建核電機組的批復速度。 許達哲介紹了中國在這一階段所做的大量工作。他說:“首先,對在運、在建的核電站進行了安全大檢查。第二,我們制定了最嚴格的安全標準,安全是前提,所以要采用先進成熟的技術、安全可靠的標準、科學規范的管理、準備充分的應急,我們在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第三,與國際標準對接,參考國際原子能機構推薦的新標準、新理念,全面改進國家核應急準備與響應工作,也要求各核設施運營單位按照新標準完善應急措施。第四,加強頂層設計,進行統籌規劃。我們不斷建立健全國家核應急綜合體系,做好核應急充分的準備。” “在這些工作之后,去年一年批復開工了8臺核電機組的建設。”許達哲認為,按照這個速度,到2020年,達到運營5800萬千瓦、在建3000萬千瓦的目標,還是在計劃當中的事情。 國家核應急救援隊正在組建 目前,我國已經組建了25支專業的核應急救援分隊,人數涉及1300余人。許達哲透露,320人的國家核應急救援隊正在組建當中。 “核安全有多道防線,核應急是最后一道防線,政府考慮最多的就是公眾的安全、公眾的疏散、信息的發布。”許達哲說,我們現在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提高核電建設本質的安全度,要用創新的理念、安全可靠的標準、先進成熟的技術和裝備來保證事故不會發生。 此外,許達哲還介紹說,朝鮮1月6日進行的第四次核試驗,中國的核事故應急協調委員會當即就作出部署開展工作,包括環保、醫療、地震各方面行動起來。環保部門在整個核應急體系中積極工作,對環境開展監測,到現在為止也證明朝鮮第四次核試驗未對中國的環境和公眾帶來影響。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