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記者從省環保廳了解到,由長三角三省一市和國家八部委組成的長三角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前天正式啟動,并在上海召開第一次工作會議。
協作機制啟動后,長三角區域將實現環境信息共享、預報預警、應急聯動、聯合執法和科研合作,做好空氣重污染預警和應急預案的對接,協調解決區域突出大氣環境問題。
長三角區域將協調解決大氣環境問題
據了解,長三角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協作小組由浙江省、上海市、江蘇省、安徽省和環境保護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中國氣象局、國家能源局共同組成。辦公室設在上海市環保局,原則上每年召開一次協作小組會議,遇到重大事件,可以協商召開。
其中,浙江、上海、江蘇及國家有關部委在大氣污染防治基礎上,將開展協作聯動,形成防污治污合力,安徽酌情參與聯防聯控。
前天的會議明確了五項具體職能: 一是協調推進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大氣污染防治的方針、政策和重要部署在長三角區域的貫徹落實;二是研究長三角區域涉及大氣污染防治的重大問題;三是推進長三角區域大氣污染防治聯防聯控工作,通報交流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進展和大氣環境質量狀況,協調解決區域突出大氣環境問題;四是推動長三角區域在節能減排、污染排放、產業準入和淘汰等方面環境標準的逐步對接統一;五是推進落實長三角區域大氣環境信息共享、預報預警、應急聯動、聯合執法和科研合作。
同時, 會議也討論了《長三角區域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細則》,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長三角區域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工作進行了協調和部署。
浙江承諾:未來,PM2.5年均濃度要下降20%
省環保廳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前天的會上,環保部與31個省(區、市)簽署了《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明確了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和重點工作任務。根據目標責任書,包括浙江在內的5個省PM2.5年均濃度要下降20%。
而去年12月6日,省政府已經決定在全省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力爭通過五年努力,全省環境空氣質量明顯改善,重污染天氣大幅減少,到2017年,全省PM2.5濃度在2012年基礎上下降20%以上。
我省防治大氣污染以調整能源結構為首要任務,控制煤炭消費總量并實現負增長,除熱電聯產項目外,禁止審批新建燃煤發電項目。2015年底前,縣以上城市建成區基本建成高污染燃料禁燃區、縣以上城市供氣管網實現全覆蓋;全省全面淘汰黃標車;全面供應國五標準車用汽柴油;全省所有燃煤鍋爐完成脫硫除塵設施建設。
2017年底前,全省所有開發區、工業園區全面實現集中供熱;縣以上城市全面完成建成區大氣重污染企業關停或搬遷工作;70%省級以上園區實施循環化改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