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濟南市西部54臺鍋爐最大熱負荷“御寒” |
(時間:2018-2-1 9:52:25) |
近日,濟南持續低溫讓市民對供暖質量格外關心 。29日,記者從濟南熱電了解到,目前其38臺燃煤鍋爐、16臺燃氣鍋爐已最大負荷運行,保障供熱。但隨著供熱面積的增加,濟南熱電原有備用熱源逐漸轉變為常規熱源,應對寒流的能力也已經下降至-5℃,達到供熱設施設計臨界值,目前有2000萬平方米缺口亟待建設熱源。 “針對持續的極寒天氣,38臺燃煤鍋爐、16臺燃氣鍋爐已經最大負荷運行。”濟南熱電供熱調度中心主任史凱告訴記者,為盡最大努力保障供熱,濟南熱電將所有實現清潔燃燒、超低排放的38臺燃煤鍋爐全部開啟,最大負荷運行,日燃煤量迫近1萬噸,創歷史新高。同時,濟南熱電的16臺燃氣供熱鍋爐全部啟動,日用氣量已經達到60萬立方米,接近我市城區天然氣平均日用氣量的五分之一。此外,濟南熱電還啟動了9套空氣源熱泵區域供熱點作為供熱補充,滿足采暖需求。 近期我市氣溫仍將在零下徘徊,目前濟南熱電已著手開展聯網運行。去年底剛剛投入運行的臘山熱源廠,現有2臺鍋爐除了為周邊200余萬平方米面積送暖外,還將多余熱源通過二環西路主熱網送往市區。 不過,據史凱介紹,目前供熱保障已是超負荷運行,并非長久之計。“自23日28日,濟南本次寒流最低溫為-10℃,在24日凌晨2:00至7:00,持續近5個小時。每日最高溫均在0℃以下,低溫接近-8℃至-10℃。根據《民用建筑供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濟南的供熱設施和建筑外墻保溫都是按照承受連續5天日均溫度不低于-5.3℃的戶外溫度規范去設計制造的。”史凱表示,從23日開始,我市室外日均溫度持續低于這一數字,房子的保溫結構和供熱設施已經達到設計臨界,供熱設施已經超設計運行近一周了。 近年來我市發展迅速城區面積不斷擴大,僅濟南西部城區每年新增供熱面積近1000萬平方米,新增民生熱源卻相對滯后。“3年前,尚有部分備用供熱鍋爐應對連續-8℃低溫天氣,但隨著供熱面積的增加,備用熱源轉變為常規熱源,應對寒流能力已經下降至-5℃,達到供熱設施設計臨界值,熱源儲備迫在眉睫。” 據統計,目前濟南熱電轄區供熱缺口已經達到2000萬平方米,但熱源已經基本飽和。“現在急需備用熱源,既能提升我市安全供熱水平,又能提高連續低溫天氣的供熱保障能力。”史凱說。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