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廣州市天河區率先在全市完成企業鍋爐“油改氣” |
(時間:2016-1-6 9:18:50) |
2014年,天河區率先在全市啟動企業燃油鍋爐天然氣改造工作,經過一年多的攻堅和強化,區內“油改氣”的推進情況如何呢?近日,天河區環保局發布的《關于報送天河區率先在全市開展企業燃油鍋爐天然氣改造工作總結的報告》顯示,至2015年11月底,已全部完成45臺企業鍋爐“油改氣”工作,比原計劃提前一個月。 環境效應佳 今后每年將減排廢氣50多噸 記者從《關于報送天河區率先在全市開展企業燃油鍋爐天然氣改造工作總結的報告》中了解到,根據天河區委書記、區長林道平的指示精神,天河區在2014年成功創建全市首個“無燃煤區”的基礎上,2014年又率先在全市啟動企業燃油鍋爐天然氣改造工作。按照天河區委、區政府的部署,天河區環保局牽頭組織,至2015年11月底已全部完成45臺企業鍋爐“油改氣”工作,比原計劃提前一個月。 據測算,天河區45臺輕質柴油和烴碳合成燃料鍋爐完成改造后,可以減排二氧化硫34.59噸/年、氮氧化物22.46噸/年、煙塵2.22噸/年。企業鍋爐“油改氣”工作產生了良好的環境效應,市環保部門公布數據顯示,天河區環境空氣質量達標天數及其比例不斷增加,2014年天河區空氣質量達標天數為295天,2015年為326天,2015年同比2014年增加8.5個百分點;二氧化硫濃度11mg/m3,同比2014年同期下降26.7%;NO2濃度45mg/m3,同比2014年同期下降8.16%;天河區2015年空氣綜合指數水平優于全市平均水平,繼續位列中心六區第一。 回顧“油改氣” 深入調研制定“一企一方案” 從2014年2月開始,根據林道平的指示,天河區環保局聯合廣州燃氣公司東區分公司,對全區鍋爐情況進行調研,深入每一家使用鍋爐的企業,聽取企業對改造鍋爐的意見、建議,對企業鍋爐改造的成本及效益進行評估。隨后,天河區環保局草擬了《天河區推進企業燃油鍋爐天然氣改造實施方案》,經天河區政府第86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明確天河區利用兩年時間完成企業鍋爐“油改氣”工作,在人、財、物上給予支持和保障。同時,成立天河區企業鍋爐“油改氣”工作領導小組,天河區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各相關職能部門為成員單位,負責協調推進“油改氣”工作。會后,天河區環保局作為牽頭單位,再次深入需納入改造的鍋爐企業進行溝通、協調,根據企業的不同情況商定改造方案,做到“一企一方案”,明確包括改造方式、完成時間、成本核算、困難及對策等詳細內容。 宣傳激勵并舉調動改造積極性 為了營造改造氛圍,天河區環保局組織召開了全區涉鍋爐“油改氣”企業動員會。天河區環保局領導分別帶隊到各企業宣傳、解釋、溝通,讓企業充分認識到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還要重視社會和環境效益。同時,天河區環保局組織“油改氣”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到已改用天然氣的廣州天河膠管制品有限公司、華僑醫院現場參觀,介紹天然氣鍋爐改造后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增強企業的信心。天河區還充分利用《信息時報》、《珠江環境報》、《綠色天河》社區報等新聞媒體及街道、社區的宣傳專欄,廣泛深入宣傳,營造氛圍。 鍋爐改造將增加企業的短期一次性投入,部分企業面臨經濟問題。可喜的是,此項工作在全市屬創新舉措,天河區政府對此加大了財政的扶持力度,采取政府補助與企業自籌相結合的方式來共同推動。區財政共劃撥預算資金417萬元用于補助企業,按照“先改先補,早改多補”的原則,即凡在2014年完成改造任務的按總資金的35%進行補助,在2015年完成改造任務的按總資金的30%進行補助。至“油改氣”工作完成,實際補助金額318萬元,比預算節約近100萬元。 廣州風行牛奶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坦言:“我公司是非常支持油改氣的,因為鍋爐位置靠近居民區,曾引起居民投訴。我公司正有意向進行鍋爐改造,正好利用此次機會改成清潔能源,減少對周邊居民的影響,而且還能獲得政府的改造補貼。” 及時協調幫助企業順利改造 天河區環保局按照“因地制宜、鼓勵為主、分類改造”的原則,結合天河區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堅持能改氣的改氣,沒有條件的改電,并通過改造與淘汰相結合的方式來推進企業鍋爐改造。全區45臺鍋爐的改造分兩批進行:第一批41臺于2014年底完成,第二批4臺于2015年底完成。 為有效推進改造工作,天河區環保局進一步加大執法檢查頻次 “以查促改”,同時與燃氣公司協商,盡可能擴大管網覆蓋范圍,為鍋爐改造開辟綠色通道。 推進鍋爐“油改氣”的過程中,天河區也遇到過困難,如部分區域的燃氣管網等基礎設施未完善、改造一次性投入較高、企業資金不足、部分企業環保意識不強、強制改造手段不夠等。面對難題,天河區環保局建立完善推進機制,實行領導包案,安排專人跟進,多次聯合燃氣公司到企業協商改造的具體事項,為企業排憂解難。比如,廣州華農大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鍋爐改造也面臨埋管路段三年內不得開挖的情況,環保部門立即主動協調建設部門解決此問題。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