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行業在經歷2015年及2016年的深度洗牌后,將迎來景氣拐點,在照明、小間距顯示等新應用的驅動下,行業有望開啟新一輪的增長。 從LED產業周期上來講,在經過2015年及2016年的深度洗牌,供給側改革已比較充分,LED產業已處于S型產業曲線第二波長牛的開啟: 從LED上游供給來看,行業產能集中度加速提升,并形成較高的行業壁壘,扼制無序產能擴張;同時下游不斷的應用創新驅動整個產業鏈的蓬勃發展,縱觀LED行業的發展歷程,景觀亮化、LCD背光、室外照明、戶外大屏顯示等應用在不同階段成為行業快速發展的驅動力。站在當前的時點來看,LED照明的滲透率不斷提升、LED照明智能化網絡化、以及小間距顯示的加速爆發,正成為新一輪主導LED行業需求的主要驅動力。 中國芯片產品正走向世界,國外芯片龍頭將部分產品訂單交給國內企業代加工,根據LEDinside數據顯示,2016年國內芯片出口占國內芯片總產值的9.6%,同比15年提升1.6個百分點。2016年芯片產值同比增長超過10%。 供給側:2016年LED上游供給側改革充分,集中度加速提升 LED產業鏈供給側改革已比較充分,據數據顯示,“2015年有超過20%,約4000家LED相關企業退出市場”。以芯片企業為例,據數據顯示,2014年前5大前五大芯片企業市場份額已經提升至67%以上,預計2016年能夠超過70%以上。 據業內人士表示,經過一輪洗牌后,政府補貼對象發生了變化:目前僅對那些能夠成為龍頭的企業進行補貼,補貼面已然收窄,一些中小型企業再想拿補貼的可能性較小。在2015年補貼取消后,企業新增產線機臺的投入則增加巨大,許多小企業將無力承擔。

圖1 全球MOCVD機臺累計安裝量

圖2 全球MOCVD出貨量
2016年國際芯片大廠紛紛減少產能,或取消擴產計劃,國內芯片龍頭企業區域優勢持續凸顯。 晶電、CREE從15年下半年開始多次減產,到16年年初已累計減產25%,三安光電16年年初終止了47臺向德商的MOCVD采購合約,三星、LG關停部分產能,新世紀已有2~3年沒有擴產計劃,無加入新機臺計劃。同時由于在2015年中國政府取消對購臵MOCVD補貼,新增產線機臺的資金投入壓力凸顯,國內中小芯片廠家擴產沖動大幅下降。 需求側:2016年LED照明滲透率快速提升,智慧照明、小間距引爆新熱點 2015年LED照明滲透率僅27.2%,2016年全球LED照明市場繼續快速成長。 從下游應用來看,作為主要LED應用方向的通用照明市場,全球2015年滲透率27.2%(Digitimes),預計2016年滲透率將超過31.3%,全球市場規模可達346億美,預計2017年滲透率可超36%,市場規模超過10%快速增長。

圖3 LED產業下游應用分布

圖4:全球照明市場規模及滲透率
LED照明呈現智能化、網絡化,空間再提升超過1.3倍。飛利浦表示:照明價值從單體向互聯智能LED照明系統及照明服務,市場空間高達650億歐元,相比2015年全球市場300億美金規模,增長130%。飛利浦早在2012年就推出了HUE系列智慧照明產品,主打限時開關、主題變換、應用提醒等人性化功能,擁有良好的用戶體驗。明顯偏高。因此,智慧照明將由高端家居照明市場率先滲透,從而提高整體民用LED照明滲透率。 未來10年LED光源將有望全面替代所有傳統光源。由于全球LED照明發光效率中位數已在130~150lm/w,最高發光效率已研發致300lm/w,已顯著高于傳統白熾燈(15lm/w)、鹵素燈(20lm/w)、熒光燈(85lm/w)等傳統光源,隨著光效的不斷提升,芯片以及其他耗材的成本下降,規模效應驅使燈具總體整體成本的持續下降,未來10年將有望全面替代所有傳統光源。 小間距LED顯示屏市場的正在高速發展,未來5年行業復合增長超過24%。隨著LED封裝技術的不斷成熟,封裝器件體積逐步縮小,小間距顯示屏正在從戶外走入室內,逐步完成對現有DLP及LCD拼接屏的替代,成為大屏顯示領域的又一大殺手級應用。

圖5 中國LED全彩顯示屏行業市場規模

圖6 小間距LED顯示屏市場趨勢 策略觀點:2017年LED芯片供不應求,看好該行業未來發展 綜上LED芯片2017年產能約8328萬片,需求約9235萬片。整體LED芯片行業處于穩步增長狀態。 任何產業產能略高于需求是供需平衡的穩態特征,而2017年LED需求仍有12.5%穩定增長,并且供給大于需求,因此LED芯片行業供不應求,行業業績預計或將穩步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