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環保是當今社會的潮流,隨著各國政府不斷地引導和推進,省電、節能、環保的LED照明產品受到市場的熱捧,LED路燈照明行業躍居為投資熱門榜前列,大大小小的品牌和工廠如雨后春筍般在海內外涌現,各地方政府也爭相鼎力投入資源將LED路燈照明作為重點產業支持。2014年作為全球禁售白熾燈的關鍵年,白熾燈將逐步退出歷史舞臺,LED路燈照明產品價格繼續下滑,價格已經步入大眾市場所能接受的甜蜜點。然而,企業之間的市場PK不是圍繞在產品質量、性價比等方面,而是大打價格戰。眾所周知,規;a是降低成本的關鍵,在不能實現量產的情況下,一味降低產品價格,產品質量將難以保證。我們可以預見,LED照明市場的信任危機即將來臨。 一般來說,產品是企業的命脈,而質量是企業賴以生存并發展的基礎。雖然國家不斷制定和發布相關標準,對解決行業標準缺失和產品質量提供了標準依據,但由于LED路燈產業鏈涉及環節較多,部分相關標準還有待進步及完善。 令LED路燈照明行業困惑的是,LED產業標準缺失,沒有標準就無從判斷質量好壞。LED路燈照明產業發展迅速,相對而言,標準從制定到頒布實施的過程比較長,在業內眾多專家看來,LED路燈標準跟不上產業發展的速度。部分企業感嘆標準出臺時間長,有些標準出臺時甚至已經out了,反而限制了行業的發展速度和規模,而短視型的企業只想撈快錢,在標準還未統一前趁火打劫,擾亂了市場秩序,影響了LED照明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眾多照明企業都在翹首企盼,希望盡快出臺完善的國家標準,引導LED路燈照明行業的發展。然而,還有一些企業認為,國家標準不如行業標準,行業標準不如企業標準,國家標準可能會成為保護弱者的溫床。究竟國家標準是否為LED路燈照明行業的試金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