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重慶市智能LED路燈改善市政照明 |
(時間:2016-8-22 10:30:03) |
智慧城市以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基礎,整合城市運行系統的關鍵信息,對城市服務、公共安全、節能環保在內的各種需求做出智能響應,實現城市管理與服務的自動化與智能化。 當前,智慧城市已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熱詞,打造智慧城市成為我國實施城鎮化、工業化、信息化等國家戰略的重要載體。 作為構筑智慧城市的排頭兵,路燈是密集而廣泛的城市基礎設施。智能路燈節能環保、管控科學是城市公共照明體系及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實現節能減排目標,彰顯地域文化特色,加快招商引資步伐,近年來,大足區市政園林管理局攜手四聯集團下屬的重慶四聯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聯光電”),共同推進該區LED綠色節能照明改造工程。 四聯光電作為國內節能服務的領軍企業,通過自主研發、技術創新,已成為我國西部產業鏈條最完整、經營規模最大的LED半導體照明產業基地,其產品廣泛應用于市政照明及亮化設施。 據悉,該工程日前已圓滿收官,安裝改造后的智能路燈與景觀燈飾不僅極大地提升了大足區城市形象,推動了當地經濟發展,也為大足區建設智慧城市打下了堅實基礎。 政企攜手 共同推進LED綠色節能照明改造 大足區市政園林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以前,該區的路燈照明采用的是傳統高壓鈉燈,它們在照明效果方面與LED有較大差距,且無法實現節能控制。 2012年12月,按照大足區委、區政府的要求,大足區市政園林管理局與四聯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簽訂《大足區LED綠色節能照明改造和新建項目及景觀亮化項目框架合同》,以政企合作的模式,攜手推進城市公共照明設施建設改造。 根據大足城區道路上不同的路燈照明程度,四聯光電開始對大足城區的主干道和次干道上的高壓鈉燈進行替換,以160W的LED路燈替代傳統400W的高壓鈉燈,以100W的LED路燈替代傳統250W的高壓鈉燈,以65W的LED路燈替代傳統150W的高壓鈉燈。 數據顯示,歷經3年多的建設,四聯光電在大足區共安裝LED綠色節能照明路燈及燈飾15891盞,其中燈飾8136盞、LED路燈7755盞(新建5733盞,改造2022盞),LED路燈已覆蓋20多平方公里的大足城區。 替換高壓鈉燈之后,四聯光電又在智能路燈管理控制上下功夫,將城區的路燈納入到數字化城市管理集中控制系統里,運用四聯集團光、機、電、熱、控制等技術手段對大足城區路燈進行單燈控制,查看每一個路燈的運行狀態并根據不同時段和需求設置不同的功率。 據介紹,大足區智能路燈管理系統綜合應用四聯光電現代無線通信技術、光纖通信技術、大屏幕指揮調度技術及城市地理信息集成技術,形成了精確、敏捷、高效、可視化、全時段、全方位的城市路燈照明設施智能化管理平臺。 目前,大足新安裝的7755盞LED路燈已全部實現單燈智能調光控制。 為方便廣大市民出行,大足區市政園林管理局還根據季節、天氣變化情況,通過路燈智能化管理平臺光控系統來實現自動開關燈時間。同時在每晚10時,這套系統會把城區的智能LED路燈自動降低20%光源能耗,在凌晨將LED路燈功率再度降低30%能耗,實現全時段節能。 值得一提的是,對于燈具管理,大足區已將其納入到“互聯網+”的概念中。通過智能管理平臺提示燈具出現故障,便能夠盡快找到故障路燈位置及故障原因,提高了維修效率。 “LED路燈智能化管控之后,既能做到節能減排,降低能耗,又減少了維修量。”該負責人介紹,據測算,每年可節約700余萬元。其中節約電費650余萬元,節約維護及耗材費用近50余萬元,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3000多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430噸,數十萬大足人從中受益。 融入特色文化 景觀燈飾展示“石刻之鄉”風采 大足享有“海棠香國”美譽,擁有重慶目前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是馳名中外的石刻之鄉,現為全國旅游文化大區、國家園林區縣。 走進位于城區中心的宏聲廣場,環繞廣場的191組“海棠花耀庭院”造型燈構思精巧、制作精湛,讓來此休閑娛樂的當地居民和旅游度假的外地游客賞心悅目,流連忘返。 據四聯光電技術人員介紹,“海棠花耀庭院”LED燈共191組764盞,整燈功率40W,含4盞功率為10W的高光效、高節能LED光源,燈源全部以LED燈替代傳統光源,該燈將創意與藝術相結合,將景觀照明與功能照明相結合,既降低了大量能耗,又增強了景觀色彩。 不僅是“海棠獨香”,大足城區迎賓大道上的“盛世蓮花”華燈以精雕細琢的石刻蓮花花瓣圍繞燈臂,造型各異,佛教萬字花紋清晰可見,神似佛像的蓮花底座彰顯著世界石刻之鄉的文化底蘊。 在大足區五星大道上,名為“佛手蓮花”的LED太陽能路燈造型美觀、設計巧妙,它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清潔無污染的太陽能為能源,兼具清潔性、安全性、長壽命等其他常規能源所不具備的優點。 “大足因石刻廣為人知,石刻文化已經融入大足城區各個角落。在城區路燈的設計和建設上,必須突出大足作為佛國圣地和石刻之鄉的文化表現力。”大足區市政園林管理局負責人介紹,石刻文化、佛教文化在大足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因此,城區路燈及燈飾設計尤為注重將設施建設與傳統文化有機地融合到一起,以增添城市景觀,打造旅游名片。 如今,大足南山公園的“祥云庭院”燈、北環路“仿宋宮燈”、五星大道的“盛世龍紋”景觀燈、游園中的“宋華”、“文墨”、“盛唐”等造型各異的路燈,已構成大足全區燈飾工程的一道靚麗風景,照亮了這座文化旅游城市的夜空,成為大足迎接各地游客的文化路標。 優化投資環境 增強招商引資競爭力 連接大足城區、龍水鎮與郵亭鎮的大郵路,兩邊分布著大足最重要的“三大工業戰場”,因此,大郵路擔負著通往大足城區、園區等地的人流、物流重任。 在大足區LED綠色節能照明改造工程實施之前,由于照明狀況不佳、存在安全隱患,大郵路曾被當地居民和外來客商所詬病。 隨著由四聯光電負責建設的784套LED節能照明路燈的安裝完成、全線亮燈,如今,大郵路路段的夜空明亮了許多,大大提升了車輛駕駛的舒適感和安全感,贏得了當地百姓的交口稱贊。 “從安全角度講,使用LED路燈不僅使亮度提高,而且在雨霧等較差天氣狀況下穿透力也更好,更有利于駕駛員及時發現和應付通行中的各種情況,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四聯光電技術人員介紹,這也是LED路燈能夠在城鄉結合的道路上發揮最大作用的原因。 不僅是大郵路,在大足城區直達郵亭高鐵站的龍棠大道上,通過大足區市政園林局的科學籌劃與四聯光電的全力推進,目前,該大道全路段已新建智能LED路燈658組。照明設施的全面升級,讓龍棠大道成為連接大足城區與各工業園區的另一條“經脈”。 一位經常駕車往返園區的企業員工談起了他的直觀感受:“從駕駛員的角度來說,以前的老式路燈下車看很亮,但開車時感覺不是很亮,往往是空中亮但地面不亮,較遠路面的一些情況也看不清楚,特別是下雨天,只能看到車頭前幾米的范圍。”他說,實施照明改造工程之后,現在,車輛行駛時眼睛比較舒適,駕駛也更有把握。 “路燈好比是一座城市的眼睛。在外來投資者眼中,城市形象也顯得非常重要,他們往往通過吃、住、行這些身邊之事來了解當地的投資環境和文化氛圍。所以,要讓居民和客商感受到舒適、安全、美好,從而提升我們招商引資的競爭力。”大足區市政園林管理局負責人表示,全區LED綠色節能照明路燈的安裝改造和智能路燈管理系統的提檔升級,對于大足區提升城市照明亮燈率、降低能源消耗、減少交通事故、穩定社會治安、加快招商引資都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目前,巨騰國際鎂鋁合金機殼重慶生產基地、尚鼎門業、再生資源產業園等企業已相繼入駐大足各工業園區,隨著汽車及零部件、裝備制造、現代五金、循環經濟等傳統支柱產業的進一步壯大,以及電子信息、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環保裝備等新興產業的加快集聚,大足區已走上了一條高速發展之路。 據悉,大足區正與四聯光電等相關企業探討智慧城市實施及提升方案。接下來,大足區市政園林管理局將把智能路燈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突破口。未來,在無線WiFi、充電樁、數據監控、環保監測、燈桿屏等領域都可以依托路燈和智能控制平臺來實現。 可以肯定的是,在大足區建設智慧城市的道路上,智能LED路燈和靚麗的景觀燈飾將一直作為一道獨特的風景,向世人閃耀。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