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廣東LED發展三大方向:可見光通信 農業照明 紫外光 |
(時間:2015-10-30 9:46:50) |
本月19日,LED照明標準光組件研發及應用聯盟理事長、廣東省半導體照明產業聯合創新中心(GSC)主任、廣東省高智新興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眭世榮,在2015中國LED風云大會上作了名為《LED照明標準光組件的產業發展及創新研判》的主題演講。眭世榮介紹,LED照明標準光組件是近年來由GSC牽頭,組織國內的眾多專家及企業家共同打造的一個標準化體系。這次主要就是介于從上游、中游到下游應用,圍繞LED照明標準光組件的立項背景、存在價值、發展現狀、創新研判等四個方面展開闡述,分享經過三年多以來努力所得的工作成果。 “背景緣何?” 眭世榮首先從LED照明標準光組件的立項背景說起,“LED的產業、規模經過這幾年來的發展,大大小小的企業已經多達上萬家,但是各自的企業有著各自的產品形態,業內產品品種繁多,如何提高其效力的問題,也就亟待解決。以雷士照明為例,每年就需要開出各種超過3000套以上的產品模具。鑒于各類的產品、各類的企業都是以市場需求來定制產品,這樣的產品很難具備通用性和互換性,因此,就在這大背景下,我們就必須思考如何減少企業的運營成本。” 由于LED本身是電子產品的屬性,它不像擁有上百年、幾十年發展歷程的白熾燈、節能燈,它的形態和技術原理都有著很大的變化。正因為如今的LED時代產品屬性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導致了在終端產品上,很難有一個非常好的標準來適應整個產業的發展需要。 此外,當時還有飛利浦、歐司朗等巨頭成立的“Zhaga聯盟”橫空出世。眭世榮說:“我們感覺到按這個聯盟的要求來制訂的產品標準,將對國內的民族產業會有著巨大的影響。因為‘Zhaga聯盟’的產品標準比較高,國內企業一旦依照他們的要求來做,就將會走入一個非常大的誤區。故此,國內LED產業界的同行、專家,以及科技廳的領導,及時地提出了要建立屬于自己的LED照明標準光組件的體系。” 價值何在? 談到組建LED照明標準光組件體系的價值所在,眭世榮先給來賓回顧了LED照明標準光組件的產品基本定義,即“以LED芯片為基本發光體,具備規定的光、色、電、熱特性,以及規定的外形尺寸、機械配合形式、應用接口端和使用規范等特征,用于照明產品及照明系統的不可拆分的發光單元”。他表示,重溫這個概念,就是想表明LED照明標準光組件的標準,其實目前很多的企業都在有意識無意識地從事這方面的工作,只是至今還沒有被系統地提煉出來。 LED照明標準光組件項目是指由廣東省科技廳主導、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指導、廣東省半導體照明產業聯合創新中心組織、各相關高校和科研院所及專家、各相關企事業單位共同參與的一項旨在聯合研發和推廣應用LED照明標準光組件產品的項目。其價值,主要從三個方面來說明:首先,它與傳統照明有著原理性的差異;其次,提出了‘工業中間件’的標準,只要把標準制定出來,產品就可以具備互換性;第三是終端應用的產品缺乏標準化。 “在其價值方面,我們實現了四個目標:產業鏈層級產品非標互換性差;行業混亂、需要溯源;性能各異、良莠不齊;產品照明的種類繁多。根據這樣的現狀,我們成立了廣東省LED照明標準光組件研發及應用聯盟,并在2013年9月18日舉行了第一屆的會員大會,啟動了LED照明標準光組件的認定工作。到目前為止,已完成總規范、項目指導書、詳細規范、申請授權使用與提案細則、空白詳細規范及LED照明標準光組件體系管理規范撰寫;發布33項詳細規范,其中包括層級一13份、層級二12份、層級三8份。在推廣的過程中得到晶科電子、國星光電、洲明科技、勤上光電、雷士照明等眾多企業的積極響應,并且組建了LED照明標準光組件的聯合實驗室。”他指出,LED照明標準光組件的下一步發展的趨勢,是和國家、廣東省的產業發展需求相聯系的。據悉,目前從屬光組件詳細規范,符合標準光組件要求的產品已實現產值89484萬元。 發展現狀 談到了國內LED產業布局時,眭世榮表示,當前中國LED產業已經形成了六大片區,當中是以珠三角和長三角最為集中。其次還有閩三角地區——最近江西和福建在這一帶上也實現較大的突破。根據GSCResearch的產業監測數據顯示,2014年廣東省LED產業總產值為3460.06億元,同比增長23.09%,產業規模穩居全國之首。出口額則居于全國首位,遙遙領先于其他省市。雖然今年總體出口的形勢有所下滑,但是他認為,今年整個廣東省的出口仍會在1300億左右。 他繼續介紹道,截止到2014年4季度,廣東LED專利授權量為71638件,占同期全國LED專利授權量的29.25%,占同期廣東全部專利授權量的5.99%。“這個數據說明了廣東省目前11個戰略新興產業當中,唯有LED的專利數量排在前列”。此外,廣東產業GDP的水平和能力非常高,截到止2014年底,廣東省內涉及LED產品的生產型企業約15000家,省培育LED上市企業近30家,約占全國LED上市公司的六成。LED封裝產量約占全國的70%,約占世界的50%。 未來路向 眭世榮在演講的最后作了一些必要延展的論述。他表示,上兩個月曾專門向朱小丹省長作了匯報,廣東省下一步LED的產業規模將力爭在2020年達到一萬億。“要做到一萬億的規模,現在來看還是有著一定的差距,在未來的五年內翻番,這個過程中就必須堅持以技術創新為引領”。 他認為,廣東省下一步的技術發展的重點會在三個領域進行突破,其一就是可見光通信技術。可見光通信技術有兩大的創新應用功能,第一是實現視頻通話、會議;第二是實現室內的定位。“目前我們已經成立了可見光通信技術聯盟,我相信這個技術將于明年下半年在產品上將有所突破”。 其二是農業照明。農業照明的市場潛力巨大,按照現在人均國內蔬菜的消耗量占到國家不到40%,2014年全年中國蔬菜消耗總量大概就是1300億人民幣,如果要達到兩倍的增長,就是未來中國的蔬菜在2600億左右。他說:“我們做一個未來20年的規劃,20年以后如果有30%的蔬菜是通過農業照明來實現,那么這個照明的市場應該是在5000億左”。 其三,就是紫外光,尤其是深紫外。目前紫外光技術應用最大的替代市場是印刷,現在所有的印刷機都要有油墨,然后通過UA固化烘干。他表示,在通過與印刷行業協會交流得知,UA固化烘干的市場規模大致上應該在500億左右。“所以從中得到一個重要啟示,就是如何通過做差異化競爭,尋找自己的單品冠軍的產業方向”。 “此外還有一個經營思路,就是以這些上市公司作為載體,通過資本的平臺。我相信在未來的五年當中,廣東的LED的企業國內并購和國際并購的大潮即將到來。”他最后指出,近年來,廣東省廣晟資產經營有限公司就相繼并購了國星光電和佛山照明,下一步還有更大的并購計劃。其中,廣東省半導體照明產業聯合創新中心也在這一輪的發展過程中,積極配合企業來擴展國內的市場,并且目前已和省內超過十家的上市公司簽訂了并購的代理協議。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