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鋼鐵行業持續向好 冶金原料市場利好連連 |
(時間:2017-11-23 11:52:50) |
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入推進,鋼鐵行業持續向好,給冶金原料市場帶來利好。國內冶金礦山企業抓住市場向好的有利時機,深挖潛力,持續提升盈利水平,前三季度生產經營喜人,可謂“碩果累累”。 馬鋼礦業:實現利潤3.64億元 今年初以來,馬鋼礦業公司著力構建經營型礦業管控模式,緊緊抓住市場趨穩趨好的機遇,以服務鋼鐵主業為核心,不斷轉變經營管理理念,強化生產組織控制,取得了良好的經營業績。前9個月,該公司共生產成品礦572萬噸、白云石50萬噸、石灰石93萬噸,建材及固廢銷售281.33萬噸;實現利潤3.64億元(不含價差5391萬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77億元。 該公司主動適應市場變化,堅持高效化和柔性化組產。他們結合生產實際,加強計劃及措施管理,確保進度計劃任務完成;發揮協調作用,在保證老礦山產量的基礎上,加大對極貧礦和含鐵圍巖的整體高效利用,充分發揮羅河礦、張莊礦新增產能的作用;積極推進產線、流程、工藝優化調整,實現各產線穩產高效。據了解,1月——9月份,該公司主要品種鐵精礦平均品位達65.13%,同比提高0.51個百分點;張莊礦、羅河礦磁精礦品位均穩定在66%以上,比2016年磁精礦行業平均品位高0.6個百分點。 同時,該公司不斷加大技術創新支撐力度。該公司強化品牌建設,關注客戶需求,積極推進“提高張莊精礦混勻造堆配比和保供能力”EVI項目管理,加快南山礦凹選“提質降雜”工藝技術改造工作,完成了“羅河礦浮選系統優化”等一批技改項目,有力地支撐了當期生產質量和效益的提升。截至目前,該公司已陸續開工建設“凹選碎礦前移”“頭頂庫”治理以及姑山礦“露轉井”三大重點項目。 本鋼礦業:“雙輪驅動”降本8836萬元 今年初以來,本鋼礦業搶抓市場“回暖”這一有利時機,堅持生產、成本“雙輪驅動”,加速快跑。1月——9月份,該公司主要產品指標均完成考核計劃,其中鐵精礦超產4.7萬噸、球團礦超產1.5萬噸、生石灰超產4萬噸;總成本降低8836萬元,比計劃多降低成本4014萬元。 本鋼礦業堅持以服務本鋼集團生產經營大局為己任,把生產經營任務視為團隊項目,以清晰的思路抓好生產經營各項工作。在實際工作中,他們堅持以問題為導向,結合礦山生產經營實際,制訂詳細的生產經營計劃,層層分解目標任務,并采取切實可行的保產措施,專門成立了生產協調組,不斷強化生產過程跟蹤協調管理,減少了各種生產“小耽誤”,確保各項指標超額完成任務。 同時,本鋼礦業強化調度系統管理,建立生產信息交流平臺,并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生產流程,確保生產平穩順行。他們詳細分析每天各單位生產完成情況,進一步強化目標管理,通過細化落實考核計劃、目標計劃、攻關計劃三級計劃,推行日分析、旬計劃、月總結,實現以日保旬、以旬保月,確保每月超額完成目標計劃。 此外,本鋼礦業全體干部職工圍繞制約企業降本增效的主要問題,抓重點、抓關鍵、抓突破。他們瞄準全年生產經營指標,想問題、訂措施、重落實,全力確保保產增效措施落實到位;依托礦山低成本運行戰略,深入開展消耗定額攻關活動,以問題為導向,采用倒逼機制,實現全流程精細化管理。 攀鋼礦業:生產勢頭良好 今年1月——9月份,鞍鋼集團攀鋼礦業公司鐵精礦、鈦精礦、冶煉輔料三大礦產品總體完成較好,其中鐵精礦產量較去年同期增加26.47萬噸、鈦精礦產量較去年同期增加18.47萬噸,有力地保證了攀鋼的生產需要。 今年初以來,該公司面臨安全環保壓力大、鈦精礦產銷不平衡、外協加工協調難度增加等諸多困難。為克服困難,該公司成立保產工作小組,由公司生產運營部牽頭,攀枝花鐵礦、密地選礦廠等工藝相關單位參與,每天下午準時召開生產分析會,及時協調解決生產中遇到的問題。在此基礎上,該公司加強核心工序管控,優化技術經濟指標,提高設備作業效率,深挖新老產線潛能,盤活存量保生產,并加大配礦組織力度,穩定產品輸出質量。該公司還及時啟動了尖山采場東北幫擴幫工程,有效地穩定了密地選廠產品質量,保證了該公司生產經營穩定運行。 該公司抓住鈦精礦持續漲價的強勁發展勢頭,重點落實各條鈦精礦產線的保產任務。他們抓好白馬選礦廠鈦精礦產線,控制好鈦精礦品位,努力降低硫含量,確保其達產達效;按照推進計劃、階段目標、工作措施、完成時限、質量標準、具體負責人,抓好興茂公司鈦精礦回收工作。今年初以來,興茂公司鈦精礦回收創2013年技改擴能以來最高紀錄,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此外,該公司圍繞攀枝花鐵礦尖山東北幫擴幫工程、攀枝花鐵礦東山頭滑體處理、白馬選礦廠1號半自磨系統拋尾工程等重點工程,定期召開專題會研究,狠抓工程建設質量和工程管理精細化,為生產順行創造了良好條件。 河鋼礦業:技術經濟指標優化創效4202萬元 今年初以來,河鋼礦業嚴格按照河鋼集團的生產部署,圍繞“市場”和“產品”兩大主題,以客戶結構調整推動產品升級,充分發揮現有資源和設備潛力,產線能力進一步釋放,1月——9月份共生產礦石產品762.32萬噸,同比提高3.22%;技術經濟指標優化創效4202萬元。 該公司從現有礦山增產和新礦山達產兩方面入手,科學制訂采剝計劃,積極調整產品結構。同時,該公司加強與河鋼集團營銷管理部等部門的協調、溝通,按河鋼集團銷售政策和產銷平衡原則,合理編制鐵精粉銷售計劃,把握銷售節奏,拓寬銷售渠道,實現產品銷售效益最大化。該公司對生產工藝細致分析,強化流暢管控,改進產線中的關鍵環節。其中,司家營北區分公司進行原生礦濕式預選流程改造,三、四系列分級機改造;承德黑山鐵礦優化流程技術參數,進行磁選流程技術改造,鐵精礦回收率不斷提高,產品產量進一步提升。 此外,該公司進一步發揮組織機構扁平化變革、河鋼云商網、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創新管理手段的作用,積極與河鋼東大產業技術研究院合作開展科研項目,致力于提高產品質量和礦山智能化水平;積極構建與產品升級和結構調整相適應的質量支撐體系,明確“采-運-破-選”全流程質量標準和責任,并將下游的客戶環節納入到質量管控體系中來,實行從源頭到客戶端的全流程、全方位的質量監督。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