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改革轉型,山鋼挺起鋼鐵脊梁 |
(時間:2017-10-24 9:49:04) |
今年前8個月,山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山鋼”)實現營業收入874.73億元,利潤總額21.89億元,同比減虧增效35.32億元,所創利潤為近9年最好水平。 作為山東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山鋼曾多年虧損。轉變,既有外部市場逐步向好因素,更重要的是企業內部大刀闊斧的改革。特別是進入2017年,20多項重大改革全面鋪開,129項重點工作務實推進,改革發展快馬加鞭,企業煥發勃勃生機。 新理念,重塑山鋼發展新格局 2015年10月,一紙診斷揭開了山鋼“病灶”。 經過為期3個月的綜合評價,山東省國資委經營績效綜合評價組給山鋼下發了“診斷通知書”,查找出財務績效、規劃投資等核心環節存在的十余項“病癥”,并指出,“改革中不到位、不徹底的情況較為突出”“企業經營與改革過程中,存在有想法、沒辦法,重點改革舉措難以形成共識等現象。” “要以破釜沉舟的勇氣、壯士斷腕的膽氣、敢于亮劍的豪氣,打拼扭虧增盈,用汗水擦亮山鋼品牌!本韧鰣D存之際,履新不久的山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侯軍在2016年度工作會上指出:“山鋼的出路在改革、轉型、創新,不改革就沒有出路,不轉型就沒有前途,不創新就沒有希望”。 差距到底在哪?改革之路如何走?轉型該往哪兒轉? 帶著問題,帶著思考,山鋼領導班子深入各權屬單位,把脈問診、了解實情;主動走出去,對標先進、尋找差距。 今年3月,侯軍與集團公司總經理陶登奎親自帶隊赴南方先進企業考察學習,9天時間遍訪寶武集團等9家鋼鐵企業,把先進的發展理念和鮮活生動的成功經驗帶回來,在全公司上下掀起了新一輪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趕超先進的頭腦風暴。 思想越辯越明。一場場座談碰撞思想,一次次大討論凝聚共識,“跳出山鋼看山鋼”“謀全局、謀高端、謀效益”“改革箭在弦上,轉型迫在眉睫”等一系列理念逐步融入干部職工的血液。 路徑越探越清。山鋼響亮提出了“做強做優鋼鐵產業”“多元主打、群山有峰”等做強做優山鋼的發展理念。今年,山鋼集團明確提出“多元主打、結構調整,闖開轉型特色之路;奮戰三年、提質增效,躋身全國鋼鐵強企前列”的三年發展方略。 觀念沖擊帶來改革提速。山鋼強化頂層設計,堅持系統推進和重點突破,打出全面深化改革組合拳。去年以來,該集團以改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為契機,搭建“1個集團+N個產業公司”的組織架構,建立以管資本、管股權為主,母子公司定位清晰、權責明確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并按照整合、優化、退減、延伸的路徑,實施縱向產業鏈和橫向同業的重組整合。同時,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深化三項制度改革、推進產權制度改革、加快混合所有制改革等一系列改革全面“施工”。 新動能,打造產業發展新高地 永鋒淄博的前身張鋼是山鋼權屬的一家鋼鐵企業,年產鋼150多萬噸,過去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連續多年虧損。 去年7月,引入民營戰略合作伙伴永鋒鋼鐵,成立永鋒淄博公司,山鋼集團與永鋒鋼鐵各占注冊資本的50%。“國有體制、民營機制”有力激發了企業發展活力,改制后4個月永鋒淄博便實現扭虧為盈,今年前8個月盈利4.9億元。 永鋒淄博的“華麗轉身”是山鋼以新模式激發新動能,加快轉型升級的鮮活樣本。目前,該集團已著手在日照公司、山鋼地產等單位試點核心員工持股、項目團隊跟投機制。 山鋼集團緊緊抓住全面深化改革的窗口期,以提高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為中心,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四新”促“四化”,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 在黃海之濱,日照鋼鐵精品基地一期一步工程正進入投產倒計時。作為山東省鋼鐵產業結構調整示范項目、山鋼發展新動能的標志性工程,日照基地定位汽車、家電、工程機械、海工用鋼、橋梁等高端領域,采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等技術,人年均鋼產量1650噸,居世界先進水平。 在魯中腹地,山鋼另一傳統鋼鐵基地——萊蕪分公司也在提檔升級。去年,開發新產品78項,產品成功打入航空航天、國防軍工、核電工程以及海洋石油平臺等國內外重點工程。其中,作為國內熱軋F型鋼唯一供應商和中低速磁浮軌排首家供應商,產品用于北京中低速磁浮交通示范線等工程。今年前8個月該公司實現利潤創2009年以來最好水平。 在省會濟南,濟鋼產能調整、轉型發展成績靚麗。7月8日,濟鋼在濟南鋼鐵產線全面停產,同時一批以智能制造和現代物流產業為主的“四新”項目加速推進。近日,濟鋼轉型發展的第一個項目——濟鋼多式聯運項目正式啟動,將利用濟鋼原鐵路專用線相關資源開展多式聯運,服務濟南、輻射山東及京津冀等地,努力打造濟南連接中歐鐵路的橋頭堡。 不只是鋼鐵,非鋼產業的主打產業優勢也逐步凸顯。 去年組建成立的山信軟件,聚焦中高端軟件開發、信息技術服務、智能裝備制造三大業務板塊,打造國內一流的IT強企和行業智能制造解決方案提供商,目前已穩步實現盈利。今年6月,萊鋼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通過專家評審,搭上了國家推動建造方式創新的“頭班車”。據了解,山鋼將力爭用3年時間,實現年產鋼構100萬噸、營業收入100億元,進入國內一流鋼結構綠色建筑綜合服務商行列。 目前,山鋼集團已初步形成以鋼鐵產業轉型升級為帶動,金融、鋼鐵服務、鋼鐵延伸、信息技術、城市服務等產業板塊協同發展的格局。對下一步多元產業發展,陶登奎說,“將堅持創新驅動,多元主打。深入探索實施板塊化運營體制機制和路徑,進一步明晰產業公司定位,實現‘一個產業只有一個旗艦公司、一個公司只有一個核心產業”的管控目標’! 新體制,激發干事創業新活力 2017年9月11日,在山鋼門戶網的一條關于金控公司招聘經理層的公告引起“轟動”:百萬級薪酬、市場化選聘、契約化管理…… 公告顯示,按照契約在任期內完成績效目標,總經理最高可拿到200萬元薪酬;如果當年實現績效目標低于70%,或連續兩年實現績效目標低于80%,董事會有權提前終止聘任協議。 如此做法,在山鋼歷史上還是頭一次。這也拉開了權屬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契約化管理大幕。 如何根除根深蒂固的行政管理模式?怎樣解決同級不同層、同層不同級難題? 侯軍感慨地說,“改革改到難處是事,改到痛處是人。破解改革難題歸根到底要解決好人的問題,要把職工的活力激發出來,把工作績效提上去!痹谛乱惠喐母镏,山鋼以改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為契機,以市場化為方向,持續深化三項制度改革,瞄準短板,聚焦痛點,迎難而上。 ——改革崗位管理模式。山鋼自上而下實施“三定”。去年,集團總部人員率先全體“起立”,重新競爭上崗,總部機構壓減20%,人員減少15%,其中部門正職減少35%。根據山鋼發布的《關于改革管理崗位設置的實施意見》,到明年上半年,各權屬公司將通過管理崗位“三定”和全員競爭上崗,全面完成管理層級理順工作,并進一步縮減管理崗位人員。 ——改革領導班子組建方式。8月2日,山鋼發布《權屬企業領導班子自主組閣實施辦法(試行)》,試點“一把手”自主組閣,通過市場化選聘或組織選拔方式產生的主要負責人,提名其他領導人員人選。 ——改革選人用人路徑。山鋼一方面轉變“上”的方式,變“伯樂相馬”為“賽場選馬”,通過改革發展實績,把敢改革、會改革、擔重任、綜合素質優的人才選拔到領導崗位。另一方面解決“下”的難題,強化履職監督,加大考核與問責,對年度綜合考核不稱職、違反制度被問責、不適宜擔任現職等情形的領導人員嚴格按規定退出。 一系列改革舉措有力激發了干部職工干事創業的活力,集團上下形成了“心齊、氣順、風正、勁足”的良好氛圍。 展望十九大新的偉大戰略布局,面對未來的改革轉型之路,侯軍信心堅定地表示,“將認真貫徹走在前列的目標定位,牢牢抓住新舊動能轉換的重大機遇,凝心聚力抓改革,深謀遠慮保增效,全力打造產業結構優化、體制機制高效、市場競爭力強、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新山鋼!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