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荷蘭智慧能源:通往歐洲能源未來的先鋒 |
(時間:2023/11/30 8:30:53) |
荷蘭的能源領域在歐洲擁有獨特的地位,憑借強大的化石燃料基礎設施、大規模的可再生能源快速部署以及卓越的數字和物理基礎設施和技能使其成為歐洲的能源樞紐。
荷蘭擁有全國范圍的電力網,這為電力電氣化帶來了巨大機會和挑戰。現有的傳統基礎設施正在升級,以在2030年前完全適應可再生能源。此外,港口、工業區和制造業地點正在通過電氣化、能源效率和環境性能優化來實現深度減碳。荷蘭不僅擁有高度科技化的人口,還有足夠的空間來進行數字能力的實驗。
本文將深入探討荷蘭在智慧能源的領導地位,從其卓越的能源基礎設施、數字化能源實驗場、電力市場、建筑環境到能源密集型產業,荷蘭在全國范圍內推動可持續能源轉型,為歐洲能源未來樹立了典范。
能源基礎設施和可再生能源
荷蘭的能源基礎設施是其智慧能源轉型的關鍵組成部分。全國范圍內覆蓋的電力網正經歷升級,以適應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部署。荷蘭港口、工業區和制造業地點正在通過電氣化、能源效率和環境性能優化來實現深度減碳。
這一舉措不僅減少了對化石燃料的依賴,還推動了可再生能源的發展。2022 年,荷蘭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生物質、風能和太陽能)超過 31 TWh。這不僅有助于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還促進了荷蘭在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國際領先地位。
荷蘭:數字化能源的實驗場
作為通往歐洲的大門,荷蘭擁有世界級的數字基礎設施,是全球最聯通的國家之一,擁有全球ICT基礎設施排名第三的出色表現。歐盟將荷蘭列為在ICT利用方面排名第一的國家,這表明荷蘭在數字技術的應用方面走在了最前沿。此外,99.8%的荷蘭家庭擁有寬帶連接(>4mb),并且擁有一流的100%數字化和先進的光纖網絡。荷蘭家庭和企業廣泛采用智能電表和數字能源監測設備,實現了能源消耗的實時監測和管理。這不僅有助于節能,還提高了電網的穩定性和可靠性。這為智慧能源的實驗和創新創造了理想條件。
電力電氣化是荷蘭能源轉型的主要趨勢之一。當前,荷蘭正迅速實現電力電氣化,將電能應用于家庭、企業和工業。這一趨勢為智慧能源解決方案的領導者帶來了巨大機會,同時也帶來了一些挑戰,包括電力網絡的升級和可再生能源的整合。荷蘭的電力網絡由一個傳輸系統運營商(TSO)和七家電力分布系統運營商(DSO)管理,構建了一個統一的電力市場。這種整合使能源交易更加高效,促進了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集成。
荷蘭的工業和制造業部門占據國內生產總值的約20%,是國家經濟的支柱。這些行業正在積極推動電氣化、能源效率和靈活性的部署,來實現深度減碳。
建筑環境和移動性
荷蘭擁有龐大的建筑環境和交通運輸系統,包括超過700萬住宅、100萬辦公室和眾多工業園區。其中,超過100萬戶家庭安裝了太陽能光伏系統(平均發電量約為3kWp),這一趨勢有望繼續增長。從電動汽車與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來看,荷蘭是電動汽車的領先市場之一,截至2022年,荷蘭上路的電動汽車已超過26萬輛,全國范圍內有近10萬個公共充電點。這一趨勢得益于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充電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
此外,荷蘭擁有3500多個工業園區,涵蓋各種制造業、工業、物流和服務業,成為系統整合和能源效率項目的重要試驗場。工業園區和辦公區積極提升能源效率,適應新能源標準,未來可望采用先進的供熱和溫度調控技術。同時,物流業務在減少排放和實現最后一公里交付方面也在探索新模式。
在交通方面,荷蘭交通系統龐大,支持零排放汽車的發展,促進智能充電和電網支持技術的應用。多個城市中心實施零排放政策,鼓勵多模式物流解決方案,以改善城市交通和環境。
荷蘭的能源密集型產業在國家經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包括精煉和化學工業、電氣工業、機械制造業和食品行業等多個領域。這些產業共同占用了全國能源需求的40%,總能源需求約為3000PJ。為了應對氣候變化挑戰,這些產業正在追求電氣化、能源效率和靈活性,以及采用氫能源作為原料。
同樣,溫室和園藝業的能源需求也很高,但近年來的創新努力正在改變這一局面。通過部署能源效率技術、地熱熱源和共享供熱網絡,溫室業的能源需求得以降低,從1990年的124PJ減少到了2018年的93PJ。大型項目如“greenhouse as energy source”(溫室作為能源源泉)旨在將該行業從高能耗轉變為能源中性。荷蘭溫室和園藝業的未來將更加可持續,預計通過進一步整合可再生能源和能源儲存技術,以及改進的供熱和供電系統,將減少對傳統能源的依賴,實現更高的能源效率。
人才、教育和創新
荷蘭在智慧能源領域擁有引人矚目的旗艦項目,凸顯了其在創新和技術領域的領導地位。例如,位于荷蘭港口的Nobian氯廠已經成為一個40MW的電力需求響應設施,可以根據電網需求快速調整生產。
這與荷蘭在人才培養、教育和創新方面的表現出色息息相關。荷蘭智慧能源領域擁有豐富就業機會,涵蓋能源和環境,技術和數字領域。其中,能源和環境領域分別雇傭了超過15萬和10萬人。荷蘭的技術和數字領域在擁有250余家跨國公司;國內有超過1.1萬家科技初創公司和規模擴大型公司,總估值超過3000億歐元;培訓機構提供300多種技術培訓課程,滿足數字技能需求。此外,靈活勞動合同和自由職業者在項目團隊中很常見。
在能源轉型領域,荷蘭三所頂尖理工大學廣泛參與學術研究和創新,為未來能源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提供支持。這些大學與公用事業公司和技術企業合作,推動尖端技術應用。代爾夫特理工大學涵蓋能源領域所有技術領域,埃因霍溫理工大學擁有能源研究所,特文特大學在多個技術領域貢獻良多,如ICT、數據分析等。
與此同時,荷蘭還有多家專注于測試、驗證和認證的機構,如位于Petten的JRC和TNO,它們在氫能源、核能、電池性能和智慧能源系統集成等領域進行基礎研究,推動技術不斷進步。此外,VEMW、Energie Nederland、Netbeheer Nederland和Topsector Energie等網絡與公共事務機構在支持能源創新和發展中發揮關鍵作用,促進協作和標準化,支持行業可持續發展,確保荷蘭在能源創新領域的領先地位。
為歐洲能源未來樹立典范
荷蘭在智慧能源領域構建了多元化的生態系統,包括智能城市項目、港口可持續發展、創新初創企業(例如Whiffle、Gradyent Digital Twin和Flexidao等)、項目開發支持和研究機構,為能源領域的創新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持。隨著能源領域不斷發展和創新,荷蘭將繼續在通往歐洲能源未來的道路上發揮關鍵作用。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