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能源行業面臨非常多的挑戰,最嚴重的就是可再生能源的增長速度有目共睹,但如何高效的優化利用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除了風能和光伏外,傳統的能源行業都是非常封閉的,電網更是自成一體。未來如何打造一個開放的生態模式,引入外部有競爭力的新力量,為能源行業提供力量,也是能源互聯網未來要解決的內容之一。唯有開放、融合才能快速發展。

顛覆傳統能源價值鏈 看未來能源互聯網如何革命
在新能源行業,有兩個詞今年格外炙手可熱。一為能源互聯網,百度一下網上有幾百萬個搜索結果。另一為電力體制改革。業界普遍議論,國家發了文件,配套政策也將要陸續出臺。 過去,在細分的行業會議,比如一年一度的風能大會,就只討論風電的事,沒有跨界談論電力改革,互聯網也是偶爾提及。但今天大不一樣,針對這兩項,電力領域的一些企業,一些學者,對此都有很高的企盼,希望能通過改革促使新能源真正實現市場化,把電價降下來讓企業在這個領域有更多運作的余地,讓大眾享受更好的電力消費。 新的生態圈 信達證券能源互聯網的首席研究員曹寅在2015年CWP風能大會上說,要討論能源互聯網首先必須回答兩個問題:一是為什么要做能源互聯網?二是能源互聯網的概念到底包含什么,具體的板塊進展程度如何? “我們總是高估了未來兩年會發生的變化,但低估了未來十年會發生的變化!辈芤f,他最喜歡比爾蓋茨的這句話。 “能源行業目前也是如此,不管是可再生能源發展,還是電動汽車,抑或是移動儲能大家對之都可能有過高期待,但在兩年之內要顛覆或革新現有格局并不現實”。 但是可再生能源、儲能+智能電網+電動汽車,的的確確從生產、配送、消費,以及投融資模式方面改變了能源行業。它活生生的把能源行業從一個自上而下的,以供給導向,公共事業屬性非常強的一個行業變成了一個自下而上的,以消費為導向的,同時又與服務和應用為具體商業模式的一個新的商業。曹寅認為,在達成未來能源,就是(可再生能源+儲能+智能電網+電動汽車)×互聯網行業模式,這樣的進程中,會有千千萬萬的投資機會存在,也會誕生千千萬萬的優秀企業。比如可再生能源VIVNT自己不擁有電站,但可以為客戶提供基于電站的生命周期管理的服務。還有Stem,不做電池卻能和任何電池公司合作提供儲能的系統以及相關儲能數據的采集,提供儲能服務加生命周期的運維。智能電網Autogrid公司,做大數據相關分析和平臺。電動車的特斯拉更有代表性,它是一個儲能公司,更是一個分布式光伏運營和投融資公司。 在他看來,這些企業代表了能源行業未來發展的趨勢,那就是硬件和軟件分開,形成一個生態圈。具體就是,擁有和運營分離,商業模式從重資產轉向輕資產,從公共事業的模式,變成了一個服務和應用導向的模式。這四大企業代表了融合,電動汽車和儲能,和充電樁,和整個系統大融合的趨勢。 “倘若加上Uber,就更完整了,它代表了現在很火互聯網商業模式,眾籌經濟、免費經濟、長尾模式以及與互聯網金融的融合,這就構成了未來能源行業的一張大輪廓。但這個改變需要時間,才會發生一個大的變化,兩年之內還看不到典型的變革! 為什么要搞能源互聯網?在曹寅看來,現在能源行業面臨非常多的挑戰,最嚴重的就是可再生能源的增長速度有目共睹,但如何高效的優化利用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此外能源行業需要商業模式的顛覆,如何從上而下,變成一個自下而上,打造一個很好的生態圈。這其中核心的部分就是折算信息化,還原能源的商品屬性,并圍繞信息為消費者提供基礎服務。還有固有的電力的峰谷矛盾,整個能源從水到氣到電都面臨這樣一個峰谷矛盾。 拆除籬笆 除了風能和光伏外,傳統的能源行業比如核電、水電、火電都是非常封閉的,電網更是自成一體。所以未來如何打造一個開放的生態模式,引入外部有競爭力的新力量,為能源行業提供力量,也是能源互聯網未來要解決的內容之一。唯有開放、融合才能快速發展。 舉個例子,當前我們遇到的一個問題是可再生能源快速裝機之后,可能會對電網造成壓力。國外有過類似的案例,德國一個變電站2004年的負荷10kW的,負荷曲線比較平穩,但是到2014年隨著風電快速增長之后,整個負荷曲線變得非常不健康。對于電網來說,就會把可再生能源定為成一個垃圾電。但是可再生能源只是沒有被完全用好的電力,完全不是垃圾電。 這是因為當可再生能源快速裝機之后,對于用戶側的電能質量也會造成很大問題?稍偕茉匆步凶龇蔷性電源,會有很多非線性負荷存在,比如變頻器、軟起動器、UPS、充電樁,這樣非線性電源+非線性負荷,就會造成很大的電力電能質量問題,諧波只是其中之一,還有很多伴生問題,如何解決這也是互聯網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此外可再生能源電站本身還面臨很大可靠性的問題,有企業的數據表示,相對預期發電來說,不同的光伏項目都有20%到30%左右的電量損失,其中30%損失有大半可以通過生命周期運維,或通過ICT、大數據解決,但其他相關的還是需要能源互聯網。 信息的問題更是突出,以前到2015年的現在,不少人還要交電費賬單,這表明電力信息化的不到位。 現在有人將中國的未來能源發展趨勢定義成互聯網+智慧能源,或是全球能源互聯網,因為全球能源講的是州與州,以及國與國之間的跨國能源大互聯。中國的能源改革需要解決四大關鍵,那就是消費、供給、技術和體制的革命。倘若建立跨國能源大互聯,更要考慮如何創造新的商業模式,消納這樣的電力。 曹寅說,現在電改的宗旨就是放開兩頭,管住中間。中間是能源互聯網,能源互聯網特別關注配電、售電、用電。這中間有三點需要關注:第一、打破信息不透明,實現端對端,圈對圈,電源對消費的信息全互聯,第二、如何利用先進的ICT技術,另外包括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物聯網,如何融合這些先進的ICT技術和能源行業進行結合。第三、自我調節技術,未來大量的電器會變成智能電器,會有500億相關的智能電器接入能源的信息網絡,如何使這么大規模的智能電器自主協調,自我進化也是需要探索的問題。 追本溯源 既然能源互聯網是必然趨勢,那么弄清楚能源互聯網到底是什么是開展工作的基礎。 能源互聯網是什么? 曹寅說,現在對此沒有形成固定的定義。但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與企業家交流曾提過,建設分布式能源網絡,尤其建設風能和太陽能這些可再生能源為主的分布式能源網絡,要大量推廣分布式發電等相關先進技術,實現基于互聯網,而不是基于電力專線通信。他認為未來這樣一張分布式能源網絡應該是一個開放的、互聯的,同時又可以自我進化的一張開放網絡。并提出要探索能源消費的新模式,電子商務僅僅是互聯網商業模式的其中之一,應該是以互聯網為商業推廣平臺,或者以互聯網為業務運作平臺,推動能源消費的一個新模式。 “基于此,我們可以構想未來能源互聯網的大的物理架構。未來的能源行業會變得非常多元化,發電端有大型的可再生能源電站和火電站、水電站共同發行,共同參與調風和調頻,輸電側有大型的儲能設施,配電側,基于分布式能源有很多的儲能和消費,以及生產一體化的智慧網絡在里面。在用戶側,有很多小型的分布式能源,以及大量的能夠主動參與我們整個系統平衡的,智能用電器在里面,同時整個網絡或者整個系統里面,互聯網商業模式又起到非常核心的促進作用。” “剛才我只是解讀了一下總理對于能源互聯網的理解”。曹寅說,自己本身對于能源互聯網的理解分五個層次,最下面能源互聯網的物聯網層,或者設備層。其次是通信,不僅僅包括智能電網公約的通信協議,還應該包括開放的這樣一個通信網絡。再往上就是數據層,比如華為公有云,阿里云、亞馬遜云等,在這個數據層,形成一個很好的生態圈。第二層是比較開放、自由競爭的應用層,各種各樣的企業,基于硬件也好,開發的新的應用,比如符合集成應用,包括電價的相關應用等等,非常多元化,可以預期在將來能源互聯網里,能夠提供應用數量應該數以百萬計,因為現在所有的設備都是電器,都是消費端,而硬件本身就是成為提供應用的載體之一。最上面的一層,這么多應用未來肯定會需要有一個平臺來支撐。 在他看來未來能源互聯網時代的明星企業,應該具有三種能力,既懂非常強的能源方面的能力,同時又有很強的ICT運營能力,同時又有很高的互聯網平臺推廣相關的服務。 “這是因為能源互聯網不僅僅是能源上的物理和信息上的互聯,同時也是商業模式上的互聯和大融合!辈芤鷱娬{可再生能源,尤其以光伏為主,或者以風電為主的可再生能源會形成這樣一個生態圈,以可再生能源發電為核心。比如光伏+儲能,下面這些企業之間的合作,光伏+電動汽車,光伏+能源管理,光伏+智慧家庭,這些東西以光伏為牽頭,帶動起各種各樣新的能源新應用和能源新的配送和投融資的消費模式,這就是所謂能源商業模式上的大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