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空調,大多人都會想到冷暖這兩點。但是對于建筑中的空調系統來說,這還遠遠不夠。除了冷暖,技術領先性、產品穩定性、方案節能性等等,都是其專業品質的衡量指標。
如今,這個衡量標準上又新增一條“減碳量”。12月22日,以“碳索·綠色新生態”為主題的暖通行業2030減碳路線圖發布暨海爾中央空調物聯生態場景戰略研討會在青島召開。中國制冷空調工業協會理事長李江在會上指出,作為建筑能耗的大戶,暖通行業將在2030年實現減碳3.16億噸的目標。
為此,海爾中央空調率先展開行動。通過智造端、技術端、應用端布局的3大重要舉措,海爾中央空調牽頭發布首個中國暖通行業2030減碳路線圖。這也意味著,企業不再只聚焦空調本身,而是在行業掀起一場關于能源方案的變革。

在智造端,樹立“燈塔工廠”引領標桿
活動當天,隨著海爾中央空調(膠州)互聯工廠的正式奠基,海爾空氣產業在多聯機品類新增超100億產值,這將直接拉動其市場競爭力的快速提升。
除了提升生產效率,新互聯工廠的一大亮點就是低碳發展模式。在建設上,利用光伏發電,一年可發電1000萬度,加上節能設計等措施,合計省煤電1500萬度,相當于減排二氧化碳15000噸;在智造上,新工廠主要生產物聯多聯機,產品節能性提升50%,助力建筑低碳轉型。
峰會現場,TV南德意志集團大中華區管理服務部總監汪微波也再次對海爾智能制造水平表示認可,并為其頒發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四級標準認證,為目前行業最高水平。

在技術端,布局低碳技術國際領先
研討會上,當談到節能創新技術應用時,重慶大學李百戰教授在現場分享到,海爾中央空調在節能和舒適性上的技術應用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也是此次再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的重要因素之一。
海爾空氣產業全球企劃總監楊寶林介紹到,物聯網技術的創新應用,將方案的節能性提升到50%以上,為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做出貢獻。目前,智慧辦公、智慧校園、智慧文保場景均有成功應用,正在向全空間、全場景復制和推廣。
活動期間,海爾物聯多聯機節能減碳關鍵技術、高效高頻化一體式變頻技術、物聯超低溫空氣源熱泵技術的研究及應用也同時獲評3項“國際領先”技術鑒定。

在應用端,打造首個智慧環境定制平臺
對用戶來說,需要的不僅僅是一臺空調,而是一套系統節能的解決方案。這就對中央空調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具備大規模定制的平臺能力。
以用戶為中心,海爾中央空調發布了全場景空氣環境定制平臺。通過場景定制,將前端用戶與中端互聯工廠、后端云服務連接,整合全球優質資源,為不同行業用戶定制節能低碳場景解決方案。實現了從設計、生產、運維的全流程節能,為碳中和目標的具體落地提供了新思路。
從造空調到造空氣,從提供能源解決方案到發布行業首個減碳路線圖,海爾中央空調始終站在時代的前沿,引領著空調行業的思維焦點和發展方向。可以預見,憑借低碳戰略的快速落地,海爾中央空調將很快迎來跳躍式發展,重塑行業新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