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訂閱社區雜志 |
陽泉市智慧供熱“大數據”自動調溫 |
(時間:2018-3-5 10:21:19) |
泉東路南口的嘉年華小區,家家戶戶溫暖如春。在院子里遛彎的住戶老李說,入冬以來降溫,屋里沒覺得冷,而平常也沒有那么燥熱。聽了這話,來巡查無人值守換熱站的供熱工作人員心里踏實了。看來,智慧供熱還真挺靠譜。 智慧熱網、遠程控制、無人值守……這些看似與日常生活關聯不大的科技名詞,已通過熱力管線覆蓋到我市百姓家中。市熱力公司在短短幾年間將“智慧供熱”的構想變為現實。 跟著巡查的供熱工作人員走進嘉年華小區換熱站,令人驚嘆的是,這樣一個特殊設備場所僅安排了人員定時巡檢,不用專人盯守。數據采集箱上顯示著供水溫度、回水溫度、流量、供熱面積等信息,站內安裝著換熱器、電動閥、軟化器、補水泵、循環閥等設備。這些設備通過各種管道和閥門相連接,粗大的管道有序分布。 市熱力公司總工辦劉玉平介紹,數據采集箱一方面采集數據,每十秒鐘回傳至供熱指揮中心,另一方面接受供熱指揮中心的指令,對管網水溫進行調整。同時,每個站房安裝2個攝像頭,設備運行是否正常、有無突發狀況,在視頻上都能看見,工作人員每天巡檢兩次即可。 像嘉年華站這樣的無人值守換熱站,我市共有253座,實現了無人值守換熱站全覆蓋。 走進統管熱網運行的“司令部”——供熱指揮中心,映入眼簾的是懸掛在墻上的大型電子屏幕,屏幕的一半是數據監控、一半是視頻監控。工作人員正盯著智能熱網監控系統,實時了解系統運行情況。 用戶服務部部長呂宜斌說,簡單來說,以前是靠經驗供暖,現在是靠大數據供暖。能在降溫環境下保持室內溫度穩定,全靠“智慧熱網”。 “你看,二次管網水溫達不到48攝氏度,電動閥自動調節,百分比一提高,溫度慢慢升上來了。”呂宜斌說。 這個神秘的“智慧熱網”在整個陽泉供熱格局中擔任著怎樣的角色呢? 據介紹,智慧熱網近幾年一直在不斷完善,目前已經有253座換熱站的數據監控和109座換熱站的視頻監控,實現了遠程控制。它覆蓋了熱源電廠、中繼泵站、隔壓站、換熱站的關鍵節點參數,綜合整理、分析集成,實現了熱網的分析辨別、計算總結、歷史回顧、同步執行的功能。 智慧熱網通過網絡化手段,遠程監控各個換熱站的供水溫度,實行“一站一指令”,每天早上7點、下午6點,調度人員根據室外溫度、房屋結構、歷史數據等相關影響供熱的因素,兩次對管網參數下指令,實施遠程供熱溫度的精準調節。 借助這樣的智慧供熱系統,熱企可以遠程控制供熱溫度,用戶家里的供熱溫度還可“私人訂制”。在天峰國際新城B區9號樓,每戶家中都裝有一個溫控面板,實時顯示室內溫度值。 在居民樓的樓道里,記者看到,供暖主管道上,除了有我們常見的熱計量表,記錄累計和瞬時熱量、累計和瞬時流量、供水和回水溫度以外,還安裝有智能分斷閥,這個是為供熱量進行實時調整服務的。 目前我市安裝有這樣智能分戶計量供熱系統的只有9號樓的200余戶,作為試點,市熱力公司將根據供暖的實際情況,將來在更大范圍推廣安裝這套系統,大大提高用戶的主動節能意識。智慧供熱實現了按需供熱,實現了管網與熱源的供給平衡,提高了熱用戶整體舒適度。
|
|
|
|
推薦圖片 |
|
熱點文章 |
|
|